[实用新型]行星式双模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8518.8 | 申请日: | 2014-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华;杨顺;王广义;杨南南;朱志成;李高志;李相华;王庆年;彭宇君;陈顺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6/44 | 分类号: | B60K6/44;B60K6/365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双模 油电混联 混合 动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更确切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式双模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问题的紧迫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要求。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最有效的节能汽车方案,其驱动系统有串联、并联和混联三种形式。串联能实现发动机的最优控制,但是全部能量都会经过二次转换,损失较大;并联能实现较好的传动效率,但是发动机与输出轴机械连接,不能保证发动机始终处于较优的工作区域内;混联能结合串联和并联的优点,规避二者的缺点,是三者中最为优化的构型方案。
当前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采用行星机构作为功率分流装置,典型的结构形式包括丰田的(Toyota Hybird System)THS系统和通用的(Allison Hybrid System)AHS系统。其中,丰田的THS系统采用单行星排结构,属于单模功率分流装置,它只能实现输入式功率分流一种模式,这种THS系统的优点是在实现电子无级变速(EVT)功能的同时,拥有简单的结构,控制相对容易。但是THS系统的齿圈直接连接到输出轴,其对电机的依赖性较大,为了提供良好的动力性,需要在系统中选用功率等级和输出转矩较大的电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整车成本和安装的困难程度。另外,THS系统由于只能实现输入式功率分流一种模式,其在高速区的传动效率较小。通用公司的AHS系统采用双排或三排行星机构来实现功率分流,可以实现输入式功率分流和复合式功率分流两种模式,因为两种模式的相互弥补,使得AHS的传动效率在整个车速区域内都能维持较高的水平,这一点AHS是优于THS的,然而AHS系统内往往需要多个离合器的控制来实现模式切换,这使整个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控制难度也增大了很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目前混联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机依赖性大,需要大电机来提供足够的驱动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行星式双模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行星式双模油电混联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有发动机、一号逆变器、超级电容、二号逆变器、一号电机、双离合器、二号电机、输出轴、前行星排和后行星排。
前行星排套装在发动机的发动机输出轴的右端为转动连接,前行星排中的前行星排齿圈的右端套装在输出轴的第一段轴上为转动连接,双离合器套装在前行星排套右侧的输出轴上,双离合器中的左压盘的左端与前行星排齿圈的右端为花键副连接,二号电机安装在双离合器右侧的输出轴上为转动连接,后行星排安装在二号电机右侧的输出轴上,双离合器中的轴套右端与二号电机的空心轴的左端为花键副连接,二号电机的空心轴的右端与后行星排中的后行星排太阳轮的左端为花键副连接;一号电机套装在前行星排左侧的发动机输出轴上为转动连接,一号电机的空心轴的右端与前行星排中的前行星排太阳轮的左端为花键副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号电机的三个接头分别通过电缆线连接一号逆变器的三个交流电输入/输出接头x、y、z,二号电机的三个接头采用电缆线分别与二号逆变器的三个交流电输入/输出接头x’、y’、z’连接,一号逆变器和二号逆变器的正负极接头分别采用电缆线与超级电容的正负极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双离合器还包括机壳、右压盘、6片结构相同的主动摩擦片、6片结构相同的从动摩擦片、左离合器毂、右离合器毂与轴套。
所述的左压盘与右压盘安装在机壳内,左压盘与右压盘之间通过螺钉固连在一起,左离合器毂与右离合器毂安装在左压盘与右压盘之间的环形腔内,6片结构相同的主动摩擦片与6片结构相同的从动摩擦片相间排列并分成两组,一组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布置在左压盘与左离合器毂之间的环形腔内,另一组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布置在右离合器毂与右压盘之间的环形腔内,6片结构相同的主动摩擦片与左压盘内环面的两端采用花键副连接,6片结构相同的从动摩擦片和左离合器毂与右离合器毂的环形轴向凸台的外环面采用花键副连接,左离合器毂与右离合器毂通过花键副依次和输出轴与轴套相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轴套套装在输出轴轴肩右侧的光轴上,轴套的两端与输出轴轴肩右侧的光轴之间安装有滑动轴承,轴套的左端面与输出轴轴肩的右面为滑动连接,左压盘套装在输出轴的第二段轴上,左压盘与输出轴的第二段轴之间安装有轴瓦,轴瓦与输出轴的第二段轴为过盈配合,左压盘与轴瓦之间为间隙配合,左压盘与机壳内环面相接触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安装有密封圈(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8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0K 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动力装置的多个不同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例如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B60K6-08 . 包括燃机以及机械或流体能量储存装置的原动机
B60K6-20 . 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原动机,例如HEVs
B60K6-22 ..以专门适用于HEVs的设备、部件或装置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电动车辆的体系结构为特征的
B60K6-50 ..以传动单元的类型或布置为特征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