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功能新型穿珠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8728.7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5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忠;刘春宝;罗佳钰;许冬连;韦健华;廖代表;曾祥年;黄富琳;黄辉琴;陈良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进 |
主分类号: | A44C27/00 | 分类号: | A44C27/00;B28D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侯来旺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新型 穿珠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功能新型穿珠机。
背景技术
珠子作为很多产品上的外观部件,可以为产品的外观提供更好的美观度。而珠子必须经过多道加工才可用于产品上,其中最后需要进行的工序便是钻孔及穿珠,现有的加工工序上一般都是先单独对珠子进行钻孔,之后再进行穿珠作业,这样就需要购买两台不同的设备,提高了生产成本,并且需要更多的空间去放置设备,另外也需要更多的操作者对两道工序进行不同的作业,这样不止增加了劳动强度,还间接的增添了一些安全隐患,并且人为的的操作容易发生人为失误;而且现有的穿珠机大多结构非常的复杂,因为珠子已经钻孔完毕,让珠子上的通孔统一朝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都是利用随意的概率来完成穿珠的,这样穿珠的效率就被降低了,并且让使用性能也无法达到最佳的状态;而两台设备的使用,必定会增加使用耗损,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使用性能好、结构简单、劳动强度低、使用寿命长,且生产成本低的双功能新型穿珠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功能新型穿珠机,包括工作台,及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的支架,及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固定台,及设置在固定台上伸缩主轴,及设置在伸缩主轴端部的三角卡盘,及设置在伸缩主轴前方的钻头,及设置在固定台侧边的电机,及设置在钻头前方的固定块,及设置在固定块上方的穿珠筒,及设置在穿珠筒上的卡扣及开盖,及设置在穿珠筒端部的筒盖;所述穿珠筒端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钻头主要由螺纹头、直杆柄及穿线孔;所述直杆柄位于螺纹头的后端;所述穿线孔位于直杆柄上;所述筒盖上设置有密封胶圈;所述开盖为活动开盖。
作为优选,所述筒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共有4个,对称设置在穿珠筒上。
作为优选,所述钻头的长度大于穿珠筒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双功能新型穿珠机设有伸缩主轴及钻头,让珠子的钻孔及穿珠作业可以一机完成,无需分开两道工序,这样不止减少了劳动强度,厂商更能减少设备的购买,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设备的占用空间;穿珠筒及开盖的设计让珠子在钻孔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会散到空气中,并且穿珠筒可以让操作者无需担心珠子的排列,方便珠子的放入,开盖可以让操作者非常便利的对穿珠筒进行清洗;另外,此款穿珠机可以自动完成钻孔及穿珠的一体作业,大幅提高了使用性能,同时结构简单,采用的大多为机械式零部件,不易产生耗损,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带自动钻孔功能的穿珠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带自动钻孔功能的穿珠机中的穿珠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带自动钻孔功能的穿珠机中的钻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双功能新型穿珠机,包括工作台2,及设置在工作台2下方的支架1,及设置在工作台2上方的固定台3,及设置在固定台3上伸缩主轴5,及设置在伸缩主轴5端部的三角卡盘6,及设置在伸缩主轴5前方的钻头12,及设置在固定台3侧边的电机4,及设置在钻头12前方的固定块7,及设置在固定块7上方的穿珠筒8,及设置在穿珠筒8上的卡扣9及开盖10,及设置在穿珠筒8端部的筒盖11;所述穿珠筒8端部设置有第一通孔80;所述钻头12主要由螺纹头1201、直杆柄1202及穿线孔1203;所述直杆柄1202位于螺纹头1201的后端;所述穿线孔1203位于直杆柄1202上;所述筒盖11上设置有密封胶圈(未图示);所述开盖10为活动开盖。
所述筒盖1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未图示)。所述卡扣9共有4个,对称设置在穿珠筒8上。所述钻头12的长度大于穿珠筒8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进,未经李国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8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