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9018.6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9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左一樵;林育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5 | 分类号: | H01R12/55;H01R13/73;H01R13/647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尤其指板片状的复数传输端子通过焊接部垫高其与电路板间的距离,以供各传输端子与电路板间形成有空气对流空间,以此提高各传输端子的散热效果,降低电子讯号于高速传输时的高频传输阻抗。
背景技术
按,现今科技发展快速,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不断发展,其中,在各种电子装置的内部多为各种相互电性连接的电子组件,进而可通过电子讯号于各电子组件传输、运算、处理等,以完成该电子装置的各种功能。
在前述电子装置中,用以传输二电路板间电子讯号的板对板连接器技术则是被广泛应用。前述板对板连接器多具有一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于表面凹设有插接槽,进而于插接槽内穿设有贯通至绝缘座体底部的复数传输端子。并于实际应用时将绝缘座体底部的复数传输端子焊接于电路板上,使得电路板上的电路布局电性连接于各传输端子,进而依此方式于二电路板上分别安装有相对应型式的板对板连接器,以由二板对板连接器的相互插接来使得二电路板上的电路布局相互电性连接,以供电子装置于使用时进行电子讯号的传输。
然而,随着现今各式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讯号传输速度上升,进而造成板对板连接器内各传输端子于传输电子讯号时的高频传输阻抗也随的升高,并使得电子装置内电子讯号传输异常而无法正常执行功能。
如何降低板对板连接器于传输电子讯号的高频传输阻抗,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可通过焊接部的垫高以供各传输端子与电路板间形成有可提高散热效果的对流空间,以降低电子讯号高速传输时高频传输阻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主要在于复数传输端子为板片状,且各传输端子于定位部底部分别朝相对支臂的另侧横向延伸有悬臂,再于各悬臂朝下方分别纵向延伸有焊接部,进而于实际应用时将各传输端子装设固定于绝缘座体内,使得各传输端子的悬臂分别穿出于收容槽外部,而各悬臂下方的焊接部为置于绝缘座体外,以供板片状的复数传输端子可通过焊接部垫高支臂与电路板间的距离,以此使各传输端子与电路板间形成有空气对流空间-即垫高空间,以增加各传输端子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以提高其的散热效果,进而降低电子讯号于高速传输时的高频传输阻抗,以供电子装置能正常执行运作。
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座体于二外侧面的二相对壁面分别纵向剖设有助焊槽,并于四助焊槽内分别穿设定位有助焊片,并于实际应用时可通过将各助焊片分别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插孔,以加强绝缘座体与电路板间的组装强度,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绝缘座体,10容置空间,11对接部,12槽道,13收容槽,14卡制槽,141扣块,15助焊槽,151通道,2传输端子,21定位部,211扣槽,22支臂,23接触部,231凸块,24悬臂,25焊接部,251接脚,3助焊片,31固持块,32插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正视剖面图、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1及复数传输端子2,其中:
该绝缘座体1于表面具有容置空间10,并于容置空间10内纵向凸设有对接部11,再于对接部11周缘朝容置空间10底部贯通有复数槽道12,且各槽道12于底部朝相对外侧横向贯通有收容槽13,另于各收容槽13朝相邻容置空间10的二侧壁面内纵向设有复数卡制槽14,而各卡制槽14于内部相对二侧分别凸设有扣块141。
该复数传输端子2为板片状,并分别具有一定位部21,且定位部21于顶部二侧凹设有扣槽211。该定位部21于底部朝一侧弯折横向延伸有支臂22。再于支臂22末端朝上方弯折延伸有接触部23,而接触部23于顶部朝内侧设有凸块231。另于定位部21相对支臂22的另侧边横向延伸有悬臂24,再于悬臂24朝下方纵向延伸有焊接部25,而焊接部25于底部设有扩张状的接脚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9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结构
- 下一篇:具有带焊针的接触销的引线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