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喷涂电加热管的电极引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9040.0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1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钱光耀;解钟;李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钱光耀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涂 热管 电极 引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管的部件结构,具体是一种内喷涂电加热管的电极引出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电加热元件如电热管等通常采用金属壳体,将其用于饮水机等装置时存在诸多弊端,突出表现在安全性可靠性上的不足。它阻碍了即热式饮水机即热式商用开水器等产品的发展。目前也有尝试用非金属管状电热元件的加热方式,如:碳纤维石英管;电热丝石英管等,但由于发热技术,制造工艺,外形结构等诸多原因都不适合作为液体加热元件。在石英玻璃管的外表面上喷涂电热膜的发热元件在国内已有使用,但也由于上述原因而只能勉强用于少量液体的加热,难以满足大容量热水器的使用需要。
目前已有采用内喷涂式的非金属管状电加热元件,其结构是在石英玻璃管的内管壁上喷涂电热膜作为电热源,而石英玻璃管的外壁作为与被加热介质接触的加热面。这种结构可以加热较大容量的液体,并且外部绝缘安全性好。但这种内喷管式的电加热元件的电极需要在玻璃管内与电热膜进行可靠的连接并引出,由于玻璃管内空间狭小,使电极的安装很困难,限制了内喷管式的的电加热元件的可靠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管状内壁上对电极进行导电连接和引出,并且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内喷涂电加热管的电极引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内喷涂电加热管的电极引出装置包括有喷涂在玻璃管内壁上的电热膜,电热膜上具有通过丝网印刷形成的电极膜,电极膜内侧具有柔性材料制成的环形的弹性圈,在弹性圈的环形基体上缠绕有密布弹性圈表面的导电丝;有一对圆形的压片分别从弹性圈的内圈两端压在弹性圈上,压片与弹性圈内圈的接触面为锥面;两压片之间通过轴向穿接的螺栓和螺母连接压紧,弹性圈的外圈向外胀开并压在电极膜上。
所述压片上连接有引出线。
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圈的材料弹性,在未压紧前可以方便地进入玻璃管内腔,再通过压片对弹性圈两端进行压迫,使其弹性变形,可以使导电丝压在电极膜上实现导电连接并可靠定位,其操作方便、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内喷涂电加热管的电极引出装置包括有喷涂在玻璃管1内壁上的电热膜2,电热膜上具有通过丝网印刷形成的电极膜3,电极膜内侧具有柔性材料制成的环形的弹性圈4,在弹性圈的环形基体上缠绕有密布弹性圈表面的导电丝5;有一对圆形的压片6分别从弹性圈4的内圈两端压在弹性圈上,压片6与弹性圈内圈的接触面为锥面;两压片之间通过轴向穿接的螺栓7连接压紧,弹性圈4的外圈向外胀开并压在电极膜3上。压片6上连接有引出线,用来将电极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钱光耀,未经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钱光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9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管连接装置
- 下一篇:DMR终端降低电路功耗的实现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