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0078.X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费鹏;关泽一;董思炎;虞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荧光成像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荧光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切片光显微成像系统(LSM)是一种新型的荧光显微成像技术。与共聚焦与普通倒置荧光显微镜相比它具有低光毒性,高Z轴分辨率,大成像动态范围等多项优势,非常适用于多细胞结构的三维观察。
现有的切片光显微成像技术,比如选择性平面照明显微成像系统(Selective Plane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PIM)在做成像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样品准备,固定和机械扫描。步骤通常是将一个样品封装在琼脂糖中,再整体固定在一个精密的位移台上,成像时控制位移台或者扫描振镜对样品进行Z轴扫描。由于将多个样品对齐并固定难度不小,加上振镜的扫描范围或位移台的移动行程有限,这样的常规方法很难进行高通量的多样品成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荧光成像装置,其目的在于使高通量样品依次通过扫描装置成像,并在成像后迅速离开成像区域,避免影响下一样品成像,由此解决目前三维荧光成像技术无法实现高通量成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荧光成像装置,包括连续进样装置、样品管道、切片激光器和高速荧光采集端;所述连续进样装置与样品管道连接,所述样品管道,由基板的孔道形成,按照进样方向依次包括扫描管道和偏转管道,所述扫描管道和偏转管道夹角在60°至120°之间,所述扫描管道管壁为光学平整面;所述切片激光器产生的光切片投射在扫描管道上;所述连续荧光成像装置垂直于切片光设置。
优选地,所述荧光成像装置,其扫描管道和偏转管道夹角为90°。
优选地,所述荧光成像装置,其光切片和偏转管道夹角在0°至15°之间,优选0°。
优选地,所述荧光成像装置,其样品管道还包括周期性弯管道,设置在扫描管道进样方向上游,用于样品混合。
优选地,所述荧光成像装置,其样品管道的周期性弯管道处设置有降温装置。
优选地,所述荧光成像装置,其样品管道为微流控芯片。
优选地,所述荧光成像装置,其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优选地,所述荧光成像装置,其连续进样装置为多相进样装置,优选Y型、T型十字型多相进样装置。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荧光成像装置,样品管道的扫描管道和偏转管道呈一定角度,使得样品在扫描后迅速离开成像区域,不会影响到下一样品成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荧光成像装置高度集成,可将样品的环境调节,顺序的装载,流动控制,三维成像,导出等一系列功能集中在一块芯片上实现;通过扫描管道管壁的光学平整面,可取得良好的荧光激发效果和荧光成像质量,从而将切片光显微成像技术与微流控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基于芯片的光流控切片光显微成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利用样品在微流管道中的稳定流动执行三维扫描成像,无需使用精密的机械扫描装置。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荧光成像装置,样品序列24中的多个样品,可连续扫描成像,实现样品高通量成像,可用于生物学上的高通量筛选,如联合药物筛选、胚胎筛选等,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荧光成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荧光成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荧光成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荧光成像装置的成像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4荧光成像装置的成像结果;其中:图5a为样品开始扫描时的位置,图5a’为样品开始扫描时的扫描照片,图5b为样品结束扫描时的位置,图5b’为样品结束扫描时的扫描照片,图5C为三维重构后的样品图像。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为连续进样装置,2为样品管道,3为切片激光器,4为高速荧光采集端,5为注射器泵,6为蠕动泵,7为降温装置,21周期性弯管道,22为扫描管道,23为偏转管道,24为样品序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0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