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筋槽陶土板幕墙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0246.5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6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瑞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4 | 分类号: | E04B2/9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土 幕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装饰建筑幕墙,尤其是涉及一种筋槽陶土板幕墙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围护,对建筑物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陶土板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建筑幕墙材料,具有较好的外观,能够起到防水、隔热、降噪的功能,得到了逐渐广泛的应用。陶土板的原材料为天然陶土,不添加任何其他成分,通过挤压成型、高温煅烧制成,具有无污染、绿色环保、强度大、自重轻、非易燃、耐腐蚀、抗震抗冻性能好的特点,并且陶土板采用空腔结构能够达到较好的隔音防噪效果,陶土板具有优良的节能性能,能够满足国家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得陶土板幕墙在建筑幕墙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建筑幕墙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实用的基础上,人们对陶土板的外观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外观新颖的陶土板能够提升建筑产品档次,满足现代人对时尚的追求心理。目前市场上的陶土板种类繁多,但外观样式仍显单一,现提供一种陶土板幕墙,如公开号为:CN102433949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的一种陶土板幕墙,所述幕墙包括多个竖向排列的主龙骨和横向的角钢连接件,所述主龙骨之间设有陶土板,所述陶土板安装在角钢连接件上。该陶土板样式较为单一,拆装繁琐,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会逐渐淘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陶土板幕墙所存在的样式单一、拆装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样式新颖、便于拆装的筋槽陶土板幕墙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筋槽陶土板幕墙的结构,包括在墙体上依次连接的纵梁、横梁和陶土面板,所述的陶土面板前端的内侧面向外凸起,后端的内侧面向内凹陷,相邻两个陶土面板的凹凸部位撘靠在一起, 陶土面板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单联凸筋和双联凸筋,单联凸筋的截面呈半圆形,双联凸筋为由两个拼靠在一起的单联凸筋所组成的一体结构,陶土面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贯通的工艺孔,工艺孔均匀分布并与凸筋相对应,陶土面板通过卡扣与横梁固定。陶土板幕墙由多个陶土面板拼接而成,相邻陶土面板通过首尾凹凸部位相互搭接,外表面平整,陶土面板配合使用,陶土板幕墙结构稳定,便于拆装。工艺孔用于减轻陶土面板整体重量,轻质化、利于均压和干燥通风。凸筋使得拼接后的陶土面板具有纵向分布的多条均匀线条,样式新颖。
作为优选,单联凸筋和双联凸筋均有三个,其中两个单联凸筋位于陶土面板的一端,两个双联凸筋位于陶土面板的另一端,剩余的单联凸筋和双联凸筋位于陶土面板的中段,中段的单联凸筋朝向两个双联凸筋的一侧,中段的双联凸筋朝向两个单联凸筋的一侧。单联凸筋和双联凸筋通过不同的组合样式,形成条纹图案,美化陶土面板幕墙。
作为优选,所述的工艺孔为横向布置在陶土面板上的长方孔,工艺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工艺孔的一侧向上凸起并延伸至对应的凸筋处。减重、轻质。
作为优选,与陶土面板端部距离最近的单联凸筋内设有孔状的工艺孔。减重、轻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墙体与纵梁之间设有保温防水层。保持陶土幕墙干燥。
所述的陶土面板的厚度为0~20cm,宽度为0~120cm,单联凸筋的高和宽的范围均为0~30cm。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陶土板幕墙由多个陶土面板通过首尾凹凸部位相互搭接而成,外表面平整,单联凸筋和双联凸筋使得拼接后的陶土面板具有纵向分布的多条均匀线条,样式新颖,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轻质化且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单个陶土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相邻陶土面板拼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墙体上的幕墙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陶土面板、2-单联凸筋、3-双联凸筋、4-工艺孔、5-横梁、6-纵梁、7-保温防水层、8-卡扣、9-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瑞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瑞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0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