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综放工作面放顶煤红外视频监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0345.3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5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程训龙;赵云;杨军;王言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矿大华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33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面 放顶煤 红外 视频 监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监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综放工作面放顶煤的红外视频监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煤炭资源中,厚煤层丰富,约占总储量的44.8%。放顶煤采煤法在厚煤层的开采中具有掘进率低、效率高、适应性强以及易于实现高产等明显优势,因此成为目前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
放顶煤采煤法是在开采厚煤层时,沿煤层的底板或煤层某一厚度范围内的底部布置一个采高为2~3m的采煤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方式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使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的“放煤窗口”放出,并由刮板运输机运出工作面。
在放顶煤过程中,放出体前方的煤可能破碎不充分,此时,松散的碎煤有限,因此煤不能完全放出。为了控制后续操作,需要观察放煤后的情况。目前,大多采用人工观察的方法。由于,工作面附近的光照状况差,人工难以观察,而且观察到的情况也不准确。另外,由于,顶部的煤块或岩块不稳定,可能掉落伤人,因此,人工观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综放工作面放顶煤红外视频监视系统,其支持远程使用,且观察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综放工作面放顶煤红外视频监视系统,包括矿用本安型红外摄像仪、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矿用本安型遥控发送器和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矿用本安型红外摄像仪固定于综放支架并通过数据线连接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通过电源线连接矿用本安型红外摄像仪与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矿用本安型红外摄像仪采集综放工作面的放煤情况,并将视频数据传输给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存储视频数据。矿用本安型遥控发送器可向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发送控制信号,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可根据控制信号处理视频数据。
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矿用本安型红外摄像仪具有光线感应器,其预设有一环境光强阈值K,当光线感应器检测到环境光强低于K时,矿用本安型红外摄像仪启动红外模式。
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矿用本安型红外摄像仪的红外距离为30~40米。
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具有8.4英寸的显示屏。
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为12伏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以红外视频监视系统代替人工观察,不但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而且有效降低工况影响,提高观察精度,为后续作业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综放工作面放顶煤红外视频监视系统的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2为综放工作面放顶煤红外视频监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A1-矿用本安型红外摄像仪,A2-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A3-矿用本安型遥控发送器,A4-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1-电源线,2-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综放工作面放顶煤红外视频监视系统。
参见附图1,为综放工作面放顶煤红外视频监视系统的信号传输示意图。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A4(以下简称电源A4)分别向矿用本安型红外摄像仪A1(以下简称摄像仪A1)和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A2(以下简称控制箱A2)供电。摄像仪A1采集综放工作面的工况场景,并将模拟信号图像进行编码。摄像仪A1将编码获得的视频数据传输给控制箱A2。控制箱A2处理并存储视频数据。矿用本安型遥控发送器A3(以下简称发送器A3)自带电池供电。发送器A3可向控制箱A2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箱A2接收控制信号并及执行相应显示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矿大华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矿大华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0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隔离功能的接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NVR 网络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