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厢导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1585.5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3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林;俞吴新;李建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菱怡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1523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轿厢导轨架。
背景技术
导轨架是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构件,通常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在井道壁上,用于固定导轨的空间位置,并承受来自导轨的各种动作。每根导轨至少应有两个导轨架,两个相邻导轨架的间距应以1.5~2.00米为宜,不应大于2.5米。
现有导轨架直接安装在井道壁上,安装强度不足,而且在井道壁墙体上打孔也会破坏墙体结构,特别是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导轨架的安装位置,意味着要在墙体上打出大量的孔,对墙体本身的结构破坏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轿厢导轨架,以达到在不破坏电梯井道壁墙体的前提下提升导轨架安装强度,并方便导轨架安装调试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轿厢导轨架,包括导轨架主体和预埋在电梯井道壁墙体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沿轿厢导轨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安装孔,导轨架主体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强度要优于直接安装在井道壁墙体上,而且不会对墙体本身结构造成破坏,所述导轨架主体包括用于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支脚板和用于安装轿厢导轨的撑架板,所述撑架板与所述支脚板焊接连接,所述撑架板上设有用于安装轿厢导轨的腰型孔。撑架板通过腰型孔和螺栓配合与轿厢导轨连接,可以方便对轿厢导轨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
优选的,所述支脚板分为第一支脚板和第二支脚板,所述撑架板设置在第一支脚板和第二支脚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脚板和所述撑架板均为角钢所制成。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为钢板所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轿厢导轨架通过在墙体中预埋用于安装导轨架主体的安装板,可以达到在不破坏电梯井道壁墙体的前提下提升导轨架安装强度,并方便导轨架安装调试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轿厢导轨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轿厢导轨架安装在墙体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安装板 2、安装孔 3、墙体 4、第一支脚板 5、第二支脚板 6、撑架板 7、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根据图1至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轿厢导轨架,包括导轨架主体和预埋在电梯井道壁墙体内的安装板1,安装板上沿轿厢导轨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安装孔2,导轨架主体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强度要优于直接安装在井道壁墙体3上,而且不会对墙体本身结构造成破坏,安装调试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安装孔来调整导轨架主体的安装位置,安装调试过程简单方便。
导轨架主体包括用于与安装板连接的第一支脚板4和第二支脚板5,以及用于安装轿厢导轨的撑架板6,撑架板设置在第一支脚板和第二支脚板之间,撑架板两端分别与第一支脚板和第二支脚板焊接连接。
撑架板上设有用于安装轿厢导轨的腰型孔7。撑架板通过腰型孔和螺栓配合与轿厢导轨连接,可以方便对轿厢导轨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
支脚板和撑架板均为角钢所制成,用角钢制造支脚板和撑架板有助于减轻导轨架主体的重量,同时也能保证导轨架主体的强度。
考虑到材料强度和生产成本,安装板优选为钢板所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轿厢导轨架通过在墙体中预埋用于安装导轨架主体的安装板,可以达到在不破坏电梯井道壁墙体的前提下提升导轨架安装强度,并方便导轨架安装调试的目的。
对所公开的一种轿厢导轨架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菱怡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菱怡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1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