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线圈车辆测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1704.7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佳豪 |
主分类号: | G08G1/054 | 分类号: | G08G1/054;G08G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车辆 测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线圈车辆测速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检测器一般一个车道使用两个线圈进行测速,但还是不足以满足测速准确以及误抓、误判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线圈车辆测速系统,既解决了误抓、误判的问题,又使测速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线圈车辆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道上的三个地感线圈,与所述三个地感线圈连接的车辆检测器,以及与所述车辆检测器连接的抓拍相机。
其中,所述车辆检测器由依次连接的地感线圈振荡模块、PLD频率数字编码模块、单片机数字IO转换模块和ARM单片机计算控制模块组成。
其中,所述三个地感线圈的宽度为1.2米,三个地感线圈依次排列,第一个地感线圈与第二个地感线圈之间的距离为4米,第二个地感线圈与第三个地感线圈之间的距离也为4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三个地感线圈组成了高精度的测速系统,三个地感线圈可以组成三组测速线圈对,线圈1和线圈2为一对,线圈2和线圈3为一对,线圈1和线圈3为一对,能够测出三组速度,以三组速度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的车速,并通过数据分析剔除可能的错误数据,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两线圈测试系统相比,能够测出更加准确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感线圈的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的三线圈车辆测速系统,包括设置于车道上的三个地感线圈,与所述三个地感线圈连接的车辆检测器,以及与所述车辆检测器连接的抓拍相机。
如图2所示,所述车辆检测器由依次连接的地感线圈振荡模块、PLD频率数字编码模块、单片机数字IO转换模块和ARM单片机计算控制模块组成。其中,由PLD频率数字编码模块对地感线圈振荡模块产生的线圈振荡频率进行编码,再由单片机数字IO转换模块对编码信号解码,解码后产生标准的IO数字开关电平信号,最后由ARM单片机计算控制模块对这些开关信号进行逻辑处理计算。三个地感线圈可以组成三组测速线圈对,地感线圈1和地感线圈2为一对,地感线圈2和地感线圈3为一对,地感线圈1和地感线圈3为一对,能够测出三组速度,以三组速度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的车速,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两线圈测试系统相比,能够测出更加准确的速度。
如图3所示,所述三个地感线圈的宽度为1.2米,三个地感线圈依次排列,第一个地感线圈与第二个地感线圈之间的距离为4米,第二个地感线圈与第三个地感线圈之间的距离也为4米。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测速系统,当车辆行驶经过三个地感线圈时,三个地感线圈分别产生感应信号,车辆检测器对这三个感应信号进行编码处理组合计算,然后自动计算出正确数据作为实际的车辆检测抓拍数据流传输至相关抓拍相机。
具体的测速方法为:线圈1的时间为T1,线圈2的时间为T2,线圈3的时间为T3,线圈1线圈2之间的距离为S1,线圈2线圈3之间的距离为S2,线圈1到线圈3之间的距离为S3,则:车速V1=S1/(T2-T1),V2=S2/(T3-T2),V3=S3/(T3-T1)。
速度V1的误差为误差ΔV1,速度V2的误差为误差ΔV2,速度V3的误差为误差ΔV3。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来代替真值,也就是V=(V1+V2+V3)/3。
因为三次地感线圈的测量值是在同等外部条件,同等内部设备,几乎很短的时间区间内得出的,所以这三个速度测量值是等精度测量,测量误差为ΔV1=V1-V,ΔV2=V2-V,ΔV3=V3-V,三个误差的值很接近,所以速度平均值可以等效为真值,作为最后的测定值,有效消除随机误差,提高测试准确性。如果任意一个ΔV大于系统设定的阈值,即可能是因线圈检测器受外界环境影响等原因造成测速系统对该次测速出现错误结果,系统将进行自动放弃处理,以避免出现误抓,有效维护了测试的公正性。
本实用新型由三个地感线圈组成了高精度的测速系统,三个地感线圈可以组成三组测速线圈对,线圈1和线圈2为一对,线圈2和线圈3为一对,线圈1和线圈3为一对,能够测出三组速度,以三组速度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的车速,并通过数据分析剔除可能的错误数据,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两线圈测试系统相比,能够测出更加准确的速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当涵盖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佳豪,未经陈佳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1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