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电主泵电机壳的端面圆周孔系的位置度检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1814.3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0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升;陈伟成;肖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 主泵电 机壳 端面 圆周 位置 检测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核电主泵电机壳的端面圆周孔系的位置度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核电主泵电机壳的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先进压水堆核电项目反应堆冷却剂主泵CAP1400中的主关件。该电机壳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精加工的精度要求之一为:其端面圆周孔系对基准轴线的位置度误差≤0.5mm,且两端孔系角度方向一致。
要保证电机壳的端面圆周孔系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需要对经过精加工的电机壳工件进行检测。现有的对端面圆周孔系的孔位置度检测,需采用坐标测量装置检测或激光跟踪仪检测,其测量精度虽高,但测量过程繁琐复杂,测量环境要求苛刻,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同时对被测工件结构和体积有一定限制,电机壳太大不便于平稳安放和检测。
若采用通量器具检测形位误差,测量结果有时与实际要求不相适应,造成对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的误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核电主泵电机壳的端面圆周孔系的位置度检测工装,它可以对端面圆周孔系的位置度进行检测,实现综合量规的测量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核电主泵电机壳的端面圆周孔系的检测工装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测量棒1、定位套2;所述测量棒1包括测量销12;所述测量销12的外径等于所述核电主泵电机壳的待测量孔的内径,其下公差为待测量孔的下差,上公差大于待测量孔的下差0.05mm;所述定位套2包括锥体21,锥体21的大端形成连接帽22;连接帽22的端面开设有定位孔23;所述定位孔23的内径为待测量孔的内径与待测量孔的位置度公差之和;锥体21的小端用于连接机床主轴3。
所述锥体21为莫氏锥体。
所述定位孔23的内孔相对于基准面的径向跳动不大于0.01mm;所述基准面为锥体21的锥面。
所述定位套2与机床主轴3同轴;当测量棒1的测量销12能够顺利通过工件4及定位套2的定位孔23时,表示工件4的被检测孔的位置度公差在规定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虽然不能确定零件位置度误差大小,也不能确定实际偏差数值,但是可以确定零件综合误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装配使用情形,且其使用方法易于掌握操作,检测效率高,对人员要求不高,特别适合对产品批量生产和尺寸的最终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核电主泵电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核电主泵电机壳的端面圆周孔系的位置度检测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棒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套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 为测量棒, 2 为定位套,
11 为端帽, 12 为测量销,
13 为颈部,
21 为莫氏锥体, 22 为连接帽,
23 为定位孔,
3 为机床主轴, 4 为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核电主泵电机壳的端面圆周孔系的位置度检测工装,包括测量棒1、定位套2;
如图4所示,测量棒1包括测量销12,测量销12通过颈部13连接端帽11;测量销12的外径等于所述核电主泵电机壳的待测量孔的内径,其下公差为待测量孔的下差,上公差大于待测量孔的下差0.05mm;
如图5所示,定位套2包括莫氏锥体21,莫氏锥体21的大端形成连接帽22;连接帽22的端面开设有定位孔23;定位孔23的内径为待测量孔的内径与待测量孔的位置度公差之和;莫氏锥体21的小端用于连接机床主轴3;
定位孔23的内孔相对于基准面的径向跳动不大于0.01mm,基准面为莫氏锥体21的锥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测的方法如下:
将定位套2的莫氏锥体21连接在机床主轴3上,使定位套2与机床主轴3同轴;
工件4置V型铁上固紧,校正机床主轴3的中心与工件4的被检测270°位置起始基准孔同轴,按端面校平;
按待测孔等分角度编程,使机床主轴3的旋转角度与工件1的理论分度一致,每转一个角度,分别将测量棒1的测量销12依次伸入工件4的被检测孔和定位套2的定位孔23内,如果测量棒1的测量销12能够顺利通过工件4及定位套2的定位孔23时,说明工件4的被检测孔的位置度公差在规定范围内;由于定位套2与机床主轴3同轴,控制机床主轴3的旋转角度与工件4角度一致,只要机床分度精度高,就可保证检测结果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1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初雨水收集器
- 下一篇:基于超声波检测的智能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