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玛拉胶带包边的LCM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1943.2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6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董殿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飞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梁伟华;朱德仁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胶带 lcm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M(英文:Liquid Crystal Module,中文名称:液晶模块、液晶显示模组或液晶显示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玛拉胶带包边的LCM。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LCM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及驱动集成电路、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LCM是一种高新技术的基础元器件,作为电子产品的显示模块,它可以与其它组件组装起来,形成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目前,一般的LCM,其周边都设置有包边结构,以防止漏光。现有技术中LCM的包边结构为:在LCM主体的周边卡接金属边框(俗称:铁框,一般由不锈钢制成),具体地说,金属边框开设有卡接孔,LCM主体的周边设置有与金属边框的卡接孔匹配的卡接凸块,在安装时,LCM主体的卡接凸块卡入金属边框的卡接孔,使金属边框固定于LCM主体的周边,形成包边结构。但是,这种LCM包边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卡接凸块与卡接孔之间存在很小的缝隙,该缝隙容易漏光,即防止漏光效果仍然不够好;而且,金属边框的厚度较厚、重量较重,导致LCM的整体厚度(一般为2.6毫米)较厚、重量较重,不利于电子产品的轻薄化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漏光效果较好、厚度较薄、重量较轻的采用玛拉胶带包边的LCM。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玛拉胶带包边的LCM,包括LCM主体,所述LCM主体的四边粘贴有玛拉胶带,该玛拉胶带包括上玛拉胶带、下玛拉胶带、左玛拉胶带、右玛拉胶带,所述上玛拉胶带粘贴于所述LCM主体的上边,所述下玛拉胶带粘贴于所述LCM主体的下边,所述左玛拉胶带粘贴于所述LCM主体的左边,所述右玛拉胶带粘贴于所述LCM主体的右边。
其中,所述LCM主体的正面包括视窗区、边框区,所述上玛拉胶带、下玛拉胶带、左玛拉胶带、右玛拉胶带均设置有边框粘贴部和侧面粘贴部,所述边框粘贴部粘贴于所述LCM主体正面的边框区,所述侧面粘贴部粘贴于所述LCM主体的侧面。
其中,所述LCM主体的下边连接有柔性电路板。
其中,厚度为2.45毫米。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LCM主体采用玛拉胶带包边,使玛拉胶带与LCM主体之间密封性好,从而防止漏光效果较好,并且由于玛拉胶带厚度较薄、重量较轻,使应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LCM整体厚度较薄、重量较轻,有利于电子产品的轻薄化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并摊开玛拉胶带时的主视图。
在图1~3中包括:
1——LCM主体,11——视窗区,12——边框区,21——上玛拉胶带,22——下玛拉胶带,23——左玛拉胶带,24——右玛拉胶带,31——边框粘贴部,32——侧面粘贴部,4——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采用玛拉胶带包边的LCM,包括LCM主体1。LCM主体1的四边粘贴有玛拉胶带,该玛拉胶带包括上玛拉胶带21、下玛拉胶带22、左玛拉胶带23、右玛拉胶带24。上玛拉胶带21粘贴于LCM主体1的上边,下玛拉胶带22粘贴于LCM主体1的下边,左玛拉胶带23粘贴于LCM主体1的左边,右玛拉胶带24粘贴于LCM主体1的右边,使玛拉胶带包住LCM主体1的四边,而玛拉胶带与LCM主体1之间通过粘贴连接,无缝隙、密封性好,从而防止漏光效果较好,即不容易漏光。并且由于玛拉胶带厚度较薄、重量较轻,使应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LCM整体厚度较薄、重量较轻,有利于电子产品的轻薄化趋势。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LCM整体的厚度(a)为2.45毫米,与采用铁框包边的LCM相比,厚度更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飞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飞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1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式LCD灌晶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无压迫感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