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塞式水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2382.8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3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鼎洲仪表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12 | 分类号: | G01F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水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堵塞式水表。
背景技术
测量水流量的仪表。大多是水的累计流量测量。一般分为容积式水表和速度式水表两类。前者的准确度较后者为高,但对水质要求高,水中含杂质时易被堵塞。记录自来水用水量的仪表,装在水管上,当用户放水时,表上指针或字轮转动指出通过的水量。
根据国家标准GB778-84要求:“滤水网的孔径(或方形孔的边长)应不大于2.5mm,孔的总面积应大于水表公称口径面积的1.5倍。”但受表壳进水端通径的限制,片状滤水网孔的总面积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在旋翼插入式水表装用期间,当稍有杂质堵塞网孔,则在同等流量条件下,通过滤水网并驱动叶轮旋转的水流速,大于未堵前的水流速,从而使叶轮转速提高,造成水表变快,这也是单流束水表的最大缺点。
目前,市场上(市场上申请号为201220519393.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表滤网)包括侧壁和底面,侧壁和底面均设有网眼,虽然能起到过滤的作用,但是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滤网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滤网堵塞的防堵塞式水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式水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有进水端、出水端以及空腔,所述进水端内壁设有环状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进水端相对于滤网左侧设有第一凸环,所述进水端相对于滤网右侧设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与滤网之间以及第二凸环与滤网之间分别抵触连接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竖直放置在凹槽内,滤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则分别起到限定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位置的作用,使得第一弹性件始终在第一凸环和滤网之间运动,第二弹性件始终在第二凸环和滤网之间运动,由于水流的带动力使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能够带动滤网在凹槽内移动,滤网和凹槽的两侧抵设时产生的震动能够将滤网上的杂质抖落下来,防止杂质堵塞在滤网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状凹槽的宽度至少为滤网宽度的两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滤网宽度的两倍,保证滤网能在凹槽内自由移动,给滤网一定的缓冲空间,使得滤网与凹槽两侧壁抵设时滤网具有一定的初速度,这样滤网与凹槽之间的震动作用更明显,更有利于滤网上的杂质抖落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所在圆构成同心圆,所述滤网的直径位于同心圆的大圆直径和同心圆的小圆直径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滤网可在凹槽内进行自由移动之余,使得滤网始终被安置在凹槽内,滤网不易与凹槽脱离,实现滤网更有效的与凹槽进行撞击,从而将杂质抖落,起到防堵塞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的高度位于进水端半径的0.2倍于0.25倍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的高度为进水端半径的0.2倍于0.25倍之间,防止因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的高度过大影响水流的流动,又防止其高度太小无法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卡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直径均为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采用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防锈性能,这样能防止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在水管内与水流接触时间过长而生锈,并且不锈钢材料使用寿命长,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直径均为1mm,防止因为弹簧的直径过粗而弹性过大从而很难发生形变,又防止因其直径过小而弹性过小使用时间长后无法自动恢复,并且通过同样的材料和相同的直径以及相同的圈数使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有相同的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当水管打开时水流流动,滤网在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的带动下与凹槽发生抵设且能自由在凹槽内进行往复移动,滤网和凹槽之间的抵设作用产生的震动,使滤网过滤下来的杂质从滤网上脱落,起到防止滤网堵塞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堵塞式水表的剖面示意图;
图2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滤网的结构式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进水端;21、凹槽;22、滤网;221、通孔;23、第一凸环;24、第二凸环;25、第一弹性件;26、第二弹性件;3、出水端;4、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鼎洲仪表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鼎洲仪表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23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电机驱动式暖气片自动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液压泵齿轮后油封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