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熄焦炉水冷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3944.0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凌智勇;杨名红;廖义文;王令元;莫经荣;梁昌敢;麦林;蔡文远;甘青峰;农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C10B43/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水冷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厂干熄焦炉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干熄焦炉一次除尘的干熄焦炉水冷套管。
背景技术
焦化厂干熄焦一次除尘水冷套管,用于将从干熄炉环形烟道进入一次除尘设备被一次除尘重力除尘挡板挡下的高温红焦粉、焦丁冷却后排出的装置。水冷套管分为三层:内筒和外筒通水,中间用来冷却焦粉。水冷套是否正常运行决定着一次除尘除下的高温焦粉能否顺利排出,直接影响到干熄焦的正常安全生产。
目前的一次除尘水冷套管仅能使用约一年即出现水冷套管穿漏的故障,每次年修都必须进行更新,甚至有些等不到年修就必须停下来处理,严重影响了干熄焦正常生产运行。由于长期被红焦丁、红焦粉直接冲磨及循环水进入水冷套管的套内的热胀冷缩的影响,使得水冷套管外筒顶部内侧壁一圆形焊接缝3容易穿漏,如图1。为了保障干熄焦生产稳定,必须解决水冷套管烧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熄焦炉水冷套管,它可以解决水冷套管烧穿影响干熄焦正常生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干熄焦炉水冷套管,包括设在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的内侧与所述内筒外侧之间设有通道;冷媒进入管道从所述外筒一侧穿入与设在所述内筒上端一侧的冷媒入口连通,在所述内筒上端另一侧设置有冷媒输出口,所述冷媒输出口与伸出所述外筒另一侧的冷媒管道连通;所述外筒的下端设有入口,其上端设有出口;在所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冲压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冲压套是厚度为6~30毫米的不锈钢板冲压而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媒是冷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水冷套管外筒顶部设置了冲压套,使得水冷套管外筒顶部圆形焊缝易磨开裂的部位被冲压套保护起来,避免了高温红焦粉焦丁直接冲刷、冷热交替导致的热胀冷缩而引起的磨损拉裂穿漏,确保干熄焦一次除尘设备正常运行,保障了干熄焦的正常生产和稳定焦炭质量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2所示的干熄焦炉水冷套管,包括外筒2内的内筒1;外筒2的内侧与内筒1外侧之间设有红焦丁、红焦粉通道;冷水进入管道从外筒2一侧穿入与内筒1一侧的上端连通,冷媒输出管道与内筒1另一侧的上端连通并从外筒2的另一侧穿出;外筒2的下端设有冷水入口,其上端设有冷水出口;这就使得外筒2和内筒1的冷水成为相对流动的循环水。在外筒2的顶部设置有冲压套4,该冲压套4盖住外筒2的上端圆形焊缝3,冲压套4上环形边缘、下环形边缘与外筒2为满焊连接。因为冲压套4为30毫米耐热耐磨损的不锈钢板冲压而成,它的上环形边缘、下环形边缘与外筒2为满焊连接,所以冲压套4在抗温度极高的红焦丁、红焦粉的直接冲刷力,抵抗冷热交替导致的热胀冷缩的应力方面,有着很高的抵抗力,这就保证了水冷套管不易被磨损、拉裂和穿漏,确保了干熄焦一次除尘设备正常运行,保障了干熄焦的正常生产和稳定焦炭质量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3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蔽电泵TRG报警器
- 下一篇:首级双吸次级单吸的两级卧式水平中开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