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套式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4519.3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4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秋良;孙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县通达液压管件厂 |
主分类号: | F16L19/03 | 分类号: | F16L1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套式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接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卡套式管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管接头的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提升,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矿石机械、模具机械等行业液压系统中的管接头的连接,且在日常生活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管接头在结构为金属接触密封,其连接管和接头本体装配连接时,由于拧紧螺母用力过度,可能会导致连接管与接头本体之间接触后出现裂痕,而且传统的管接头在冲击力和振动强度高的环境中,承受不住这种力度也会导致接头本体与连接管之间的破裂、泄漏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导致出现一些危险的事故发生。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卡套式管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可靠、减震的一种卡套式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卡套式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卡套和连接管,所述接头本体在轴向上设有通孔,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接头本体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卡套包括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所述第一卡套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锥形面,所述接头本体靠近第二外螺纹的一端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锥形面,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上位于所述第一锥形面处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锥形面和所述第二锥形面通过挤压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通过压紧螺母与所述接头本体相连接,所述压紧螺母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配合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压紧螺母,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卡套和所述第二卡套内并与所述第一台阶相抵触,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二台阶,所述压紧螺母压在所述第二台阶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本体的中部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一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套设有弹性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套上的第一锥形面和所述第二锥形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卡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三锥形面,所述第二卡套的外壁上设有第四锥形面,所述第三锥形面和所述第四锥形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面、第二锥形面、第三锥形面和所述第四锥形面的锥度为15~3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面、第二锥形面、第三锥形面和所述第四锥形面的锥度为24度。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卡套式管接头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可靠,而且减震、连接牢靠、耐压能力高、密封性好,此连接方式不需要焊接,避免了焊接不慎带来的弊端,同时在环形凹槽内套设弹性垫圈可减少接头本体另一端在连接油管后工作中带来的冲击力和振动,也可以防止油管与接头本体连接后工作中出现漏油现象。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卡套式管接头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卡套式管接头的全剖示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接头本体;101、第一外螺纹;102、第二外螺纹;103、第二锥形面;2、卡套;21、第一卡套;211、第一锥形面;212、第三锥形面;213、第四锥形面;22、第二卡套;3、连接管;4、压紧螺母;41、内螺纹;51、第一台阶;52、第二台阶;6、固定螺母;7、环形凹槽;8、弹性垫圈;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县通达液压管件厂,未经海盐县通达液压管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4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