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压力监测功能的井下造氮气诱喷完井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4561.5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0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许发宾;黄凯文;曾春珉;鹿传世;张崇;黄亮;余意;刘贤玉;徐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监测 功能 井下 氮气 诱喷完井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喷完井管柱,具体是一种井下造氮气诱喷完井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气井通常先下入完井管柱,再单独进行诱喷,完井管柱本身不具备诱喷的功能。海上气井诱喷通常采用连续油管注氮气诱喷技术。该技术需要在钻井平台上连接造氮(液氮)设备及连续油管设备,作业设备多、作业程序复杂、作业时间长、作业费用高,同时存在较大的风险。除此外,尚有小直径管氮气诱喷技术与多级气举管柱诱喷技术。小直径管氮气诱喷技术优缺点与连续油管注氮气诱喷技术相同。多级气举管柱诱喷技术受制于气举阀在长期生产过程的气密性问题,同时灵活性较差,目前应用较少。
目前气井完井管柱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管柱本身不具备诱喷功能、需要单独诱喷,诱喷作业设备多、作业程序复杂、效率低、成本高、风险较大。
目前尚无气井快速诱喷完井管柱,以下是检索到的相关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12月3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201159066Y ,专利名称为高压油气井测试诱喷阀的专利文献,适用于各种高压油气井的负压测试作业。本专利包括密封测试阀和阀芯捕捞机构,阀芯捕捞机构的捕捞本体与密封测试阀的阀体连接。使用本专利可以有效地对高压油气井进行诱喷,提高油气井的测试成功率且能提高工作效率。施工及时,操作方便,只需将本专利随测试管柱一起下至井中,利用水泥车打压即可完成打开本诱喷阀的作业,达到诱喷的目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9年12月1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2351548Y,专利名称为一种井下造氮气诱喷装置的专利文献,本专利属于油田油井上使用的井下工具,它包括主体、盘根、剪钉、内套、短节、外套、弹簧、下接头组成,本专利由于采用了主体、内套、弹簧的结构,它能在井底附近产生足够的负压值,通过利用井下动力的能量诱喷油井,提高产油量,降低油田采油成本,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其结构简单、工艺简单、成功率高。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10月17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2733787A ,专利名称为插入式连续油管诱喷装置的专利申请文献,本专利申请文献包括外管柱、连续油管、连续油管注入器,所述连续油管通过连续油管注入器送入外管柱内,所述外管柱中设有插入定位密封盲管,所述插入定位密封盲管的外周与外管柱的内周密封配合,所述连续油管的下端设有插入密封杆,插入密封杆沿轴向设有与连续油管连通的通孔,当所述连续油管注入器将连续油管向下送入外管柱中预定位置时,所述插入密封杆插入密封盲管中,插入密封杆的外周与插入定位密封盲管的内周密封配合。本专利申请文献能够解决油气井测试时地层出水,大直径管柱携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也能进行常规气举诱喷、求产和测试,达到了一趟管柱多种功能的目的。
上述专利或专利申请文献与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不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压力监测功能的井下造氮气诱喷完井管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带压力监测功能的井下造氮气诱喷完井管柱,它主要由油管挂、油管、井下安全阀、井下压力计、生产封隔器、插入定位密封、盲管、工作筒和井下造氮气诱喷装置组成,其中,所述油管的上端通过油管挂吊挂在油井内,井下安全阀、井下压力计、生产封隔器和工作筒分别设在油管上,油管的下端通过插入定位密封与盲管连接,所述插入定位密封插入到油井中的防砂封隔器的密封筒中,井下造氮气诱喷装置插入到盲管中。
所述井下造氮气诱喷装置主要由点火头、起爆器、传爆管、导爆索、气体发生剂和外壳组成,所述点火头设在起爆器的顶部,起爆器通过传爆管与导爆索连接,气体发生剂填装在外壳内,与导爆索连接。
所述点火头采用撞针式点火头,还包括点火棒,所述点火棒,用以从油管的上端口投入油管内并沿着油管下落,点火棒撞击撞针式点火头,撞针式点火头的撞针撞击起爆器,起爆器被起爆。
所述插入定位密封与防砂封隔器的密封筒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该带压力监测功能的井下造氮气气井快速诱喷完井管柱可在气井第一安全屏障建立后,装完采气树、坐封验封生产封隔器合格,通过投棒激发,快速产生大量氮气,将气井诱活,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井下压力,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井下造氮气诱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4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