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极的震波检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4613.9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5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江;黄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仓山区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吕元辉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震波 检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震法与电法探测的地质勘探设备。
背景技术
地质勘探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和工程测量等活动中。
现有的地质勘探包括电法勘探(以下简称电法)和浅层地震法(以下简称地震法)勘探。电法是以地质体中岩矿的导电性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研究与人工建立的电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电性异常体,以达到勘测矿井位置和发现其他地质结构(如滑坡体、岩溶和采空区等)的目的。由于电法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映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煤田、油气田、金属矿、地下水、冻土带、海洋地质、水文等地质勘探及工程检测的研究。地震法是通过检测地质体的震波,应用震波的透射、反射、频散原理,准确反演地质体的断层、陷落柱、煤层厚度等地质构造,从而达到勘测目的。由于震波传播易受干扰,因而地震法对矿井下采空区、熔岩发育区、断层、破碎带等地质异常体是否充水的信息捕捉不够灵敏。
根据电法原理,人们采用电极勘探系统,利用金属电极对人工建立电场进行分布测量,进而对收集到的电极信号进行处理;根据地震法原理,人们采用震波勘探系统,利用检波器收集震波信号,进而对收集到的震波信号进行处理。上述两套系统互为补充,保证收集到的地质信息更加丰富、准确。
但发明人发现,上述地质勘探系统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人们要想获得全面丰富的地质信息,需要有电极勘探和震波勘探两种系统,不仅携带不便,而且当人们仅有其中一种系统时,则无法获取全面的地质信息;其次,电极信号和震波信号无法在同一种系统中进行同步采集,地质勘探人员需要从两套系统中分别获取地质信息,这无疑给地质信息的记录和联合反演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可以使用地震法与电法综合探测地质结构,可以同步接收电极信号和震波信号,进行综合处理的地质勘探用带电极的震波检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检波器与仪器;
所述检波器包括检波器主体、电极与信号线缆,所述电极为导体,包括上、下两端,所述电极的上端与检波器主体相接,电极的下端向外突出于检波器主体;所述检波器主体内设置有震波传感器,所述信号线缆穿入检波器主体,信号线缆包括电极信号线缆与震波信号线缆,电极信号线缆的一端与电极电连接,震波信号线缆的一端与震波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仪器包括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处理器与输出模块,所述信号线缆与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与模数转换电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电路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输出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电极信号调理电路与震波信号调理电路,所述模数转换电路包括电极信号模数转换电路与震波信号模数转换电路,所述电极信号线缆与电极信号调理电路连接,电极信号调理电路与电极信号模数转换电路连接,电极信号模数转换电路与处理器连接,所述震波信号线缆与震波信号调理电路连接,震波调理电路与震波信号模数转换电路连接,震波信号模数转换电路与处理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极与检波器主体之间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电极与检波器主体之间的活动连接为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
所述螺纹连接具体包括:所述电极的上端具有外螺纹,所述检波器主体上设有与电极的上端形状相适配的电极连接孔,所述电极连接孔具有与电极的上端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所述卡合连接具体包括:所述电极的上端具有第一卡合件,所述检波器主体上设有与电极的上端形状相适配的电极连接孔,所述电极连接孔具有与电极的上端的第一卡合件相配合的第二卡合件。
其中,所述检波器主体下方设置凹槽,凹槽内嵌有金属镶件,金属镶件与电极信号线缆电连接,在金属镶件内设有螺孔,螺孔具有内螺纹。
其中,所述金属镶件为铜镶件或其它金属良导体。
其中,所述检波器主体包括检波器外壳,所述检波器外壳包括检波器上盖与检波器下盖,所述检波器上盖与检波器下盖之间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检波器上盖与下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所述检波器上盖与检波器下盖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或硅胶密封圈。
其中,所述电极自上端到下端截面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4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备箱遮物板
- 下一篇:一种公交车行李存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