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ET复合包装材料及包装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4654.8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宁;段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悦尔(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6;B32B27/30;B32B27/3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201706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et 复合 包装材料 包装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ET复合包装材料及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销售的PET片材复合材料是一般包括三层,分别是PET片材、粘合层和普通材料层。其中,粘合层为胶水,PET片材和普通材料层之间通过胶水复合,以达到好的复合强度。但是,现有的PET片材复合材料采用胶水复合,有溶剂残留风险,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会导致环境污染。
而且,现有的PET片材复合材料采用胶水复合,需要先把胶水涂布到PET片材上,经过烘箱干燥,然后再与普通材料层之间通过热压贴合成复合膜,工序繁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环保、低成本、且复合工序简单的PET复合包装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环保、低成本、且复合工序简单的包装容器。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ET复合包装材料,包括:
PET片材;
复合在所述PET片材表面的复合薄膜;
其中,所述复合薄膜包括粘合层,所述PET片材与所述粘合层相粘结,所述粘合层由乙烯共聚物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乙烯共聚物为乙烯-醋酸乙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或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粘合层的厚度≥ 5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5-30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PET片材的厚度为150-1000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复合薄膜还包括:
设于所述粘合层表面的功能层;
设于在所述功能层表面的热封层;
所述PET片材、粘合层、功能层和热封层依次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功能层包括PE层、阻隔层和/或尼龙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阻隔层为EVOH阻隔层或PVDC阻隔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3-80μm,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5-30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5-70μm,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10-25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复合薄膜的总厚度为30-200μm。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装容器,所述包装容器由上述任一项的PET复合包装材料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ET复合包装材料,包括PET片材和复合在其表面的复合薄膜,其中,复合薄膜包括由乙烯共聚物制成的粘合层,PET片材与粘合层相粘结。本实用新型包装材料不采用胶水作为粘合剂,而是使用采用由乙烯共聚物制成的粘合层与PET片材直接粘合,减少胶水复合工序,无溶剂残留,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而且还避免胶水复合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而且,本实用新型环保健康,满足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要求,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PET复合包装材料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PET复合包装材料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PET复合包装材料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PET复合包装材料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PET复合包装材料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PET复合包装材料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结合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ET复合包装材料的多种实施方式,所述PET复合包装材料至少包括:PET片材1,复合在所述PET片材1表面的复合薄膜2,其中,所述复合薄膜2包括粘合层21,所述PET片材1与所述粘合层21相粘结,所述粘合层21由乙烯共聚物制成。
本实用新型包装材料不采用胶水作为粘合剂,而是使用采用由乙烯共聚物制成的粘合层21与PET片材1直接粘合,减少胶水复合工序,无溶剂残留,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而且还避免胶水复合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具体的,所述PET片材1的厚度为150-1000μm,但不限于此。优选的,所述PET片材1的厚度为200-10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悦尔(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希悦尔(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46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