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阳极导杆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5510.4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9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一;柳葛贤;周鹏;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创元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7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阳极导杆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解铝行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因此,如何降低电解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一直是电解铝行业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设计电解槽时会在电解槽水平盖板上开口,用于安装阳极。由于操作需要,开口尺寸需大于阳极导杆外形尺寸,这就是阳极导杆与电解槽水平盖板之间存在一定缝隙的原因。电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氟化氢、氧化铝粉尘及挥发的氟化盐等)都会从该缝隙处向外扩散,造成外部环境污染,并增大氧化铝消耗和氟盐的单耗。因此,必须对电解槽水平盖板上安装阳极导杆的开口处进行密封。相关技术中,对电解槽水平盖板的安装阳极导杆的地方采用石棉密封,然后用铁片压紧,通过这样的装置进行密封。该密封装置的不足在于:(1)石棉易老化、抗冲击性差,容易造成密封失效,且更换麻烦。(2)密封位置固定,不能随阳极安装位置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阳极导杆密封装置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卸方便,且能随阳极位置变化进行自我位置调整的阳极导杆密封装置。
一种阳极导杆密封装置,包括:电解槽水平盖板,所述电解槽水平盖板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导杆孔;其中,所述阳极导杆密封装置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电解槽水平盖板上且围设于所述导杆孔周围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盖设于所述电解槽水平盖板上的第一密封单元,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单元下侧的第二密封单元,及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第二密封单元下侧的两块第三密封单元,两块所述第三密封单元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把手;
所述第一密封单元为长方形板;所述第二密封单元包括矩形的第一连板,由所述第一连板两端分别垂直延伸的两块第二连板,所述第一连板通过所述合页与所述第一密封单元固定相连;两块所述第三密封单元为长方形板,通过所述合页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第二连板的下侧;所述第一密封单元、第二密封单元、第三密封单元均安装于同一平面内,并共同围设在所述导杆孔周围处的三方;
其中,所述合页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密封单元、第二密封单元、第三密封单元均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单元、第二密封单元、第三密封单元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单元、第二密封单元、第三密封单元由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制成,所述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中的玻璃纤维含量为10~30%。
优选的,所述把手由磁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把手由铁质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合页由铁制材料制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阳极导杆密封装置装卸方便,且其安装位置能随阳极位置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密封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阳极导杆密封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阳极导杆密封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电解槽水平盖板1,导杆孔2,密封组件3,合页4,把手5,第一密封单元31,第二密封单元32,第三密封单元33,第一连板321,第二连扳322,阳极导杆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阳极导杆密封装置,包括:电解槽水平盖板1,电解槽水平盖板1上设有贯穿其上的导杆孔2;其中,阳极导杆密封装置还包括:盖设于电解槽水平盖板1上且围设于导杆孔2周围的密封组件3,密封组件3包括第一密封单元31,通过合页4连接于第一密封单元31下侧的第二密封单元32,及通过合页4连接于第二密封单元32下侧的两块第三密封单元33,两块第三密封单元33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把手5;其中,合页4由磁性材料制成,第一密封单元31、第二密封单元32、第三密封单元33均由能抵抗200-240℃温度侵蚀的绝缘材料制成。
第一密封单元31、第二密封单元32、第三密封单元33由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制成。玻璃纤维含量为10~30%。
第一密封单元31为长方形板;第二密封单元32包括矩形的第一连板321,由第一连板321下侧两端分别延伸的两块第二连板,第一连板321通过合页4连接于第一密封单元31下侧;两块第三密封单元33为长方形板,通过合页4分别连接于两块第二连板的下侧;第一密封单元31、第二密封单元32、第三密封单元33均安装于同一平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创元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创元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5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铝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除雾酸洗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