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座椅的含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5639.5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0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智;付章明;彭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群利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座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含口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含口是调整汽车座椅靠背装置的关键部件,现有技术的汽车座椅含口为半圆状设置,在外圆边和内圆边一般都冲压容易将R1.2为尖角结构,由于现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R1.2尺寸难以保证一致,以致座椅靠背经常出现啮合不好而打滑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使用稳定性,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的用于汽车座椅的含口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含口结构,包括含口本体,所述含口本体为半圆状设置,在含口本体的内圆边端部设有冲压内卡凸,在外圆边均匀设有四个外卡凸,右端部外卡凸与右中部外卡凸之间设有连片部,在右端部外卡凸上设有安装圆孔,所述冲压内卡凸包括抵压圆弧段和过渡圆弧段,所述过渡圆弧段连接在所述抵压圆弧段与含口本体的内圆边上,左中部外卡凸包括外过渡圆弧段、外卡位圆弧段和外连接圆弧段,所述外过渡圆弧段设置在靠近左端部外卡凸设置且连接外卡位圆弧段的左侧边上,所述外连接圆弧段设置在靠近右中部外卡凸设置且连接外卡位圆弧段的右侧边上。
在所述冲压内卡凸的抵压圆弧段与过渡圆弧段连接处设有凹腔,在所述凹腔内设有受力弹簧,在所述受力弹簧的外侧设有抵压定位柱,所述抵压定位柱的外端为半径为1.2mm的圆弧设置。
所述抵压定位柱与凹腔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采用不同圆弧段组合,易于制造与尺寸控制,可有效的提高使用稳定性,且采用不同圆弧段组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座椅打滑现象的发生,提高使用可靠性,适用性强,实用性好;并且设有凹腔,在凹腔内设有受力弹簧和抵压定位柱,可有提高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含口结构,包括含口本体1,所述含口本体1为半圆状设置,在含口本体1的内圆边11端部设有冲压内卡凸2,在外圆边12均匀设有四个外卡凸3,右端部外卡凸31与右中部外卡凸32之间设有连片部4,在右端部外卡凸31上设有安装圆孔5,所述冲压内卡凸2包括抵压圆弧段21和过渡圆弧段22,所述过渡圆弧段22连接在所述抵压圆弧段21与含口本体1的内圆边11上,左中部外卡凸33包括外过渡圆弧段331、外卡位圆弧段332和外连接圆弧段333,所述外过渡圆弧段331设置在靠近左端部外卡凸34设置且连接外卡位圆弧段332的左侧边上,所述外连接圆弧段333设置在靠近右中部外卡凸32设置且连接外卡位圆弧段332的右侧边上。
在所述冲压内卡凸2的抵压圆弧段21与过渡圆弧段22连接处设有凹腔6,在所述凹腔6内设有受力弹簧7,在所述受力弹簧7的外侧设有抵压定位柱8,所述抵压定位柱8的外端为半径为1.2mm的圆弧设置。
所述抵压定位柱8与凹腔6之间设有密封圈9。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采用不同圆弧段组合,易于制造与尺寸控制,可有效的提高使用稳定性,且采用不同圆弧段组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座椅打滑现象的发生,提高使用可靠性,适用性强,实用性好;并且设有凹腔,在凹腔内设有受力弹簧和抵压定位柱,可有提高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群利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群利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5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扣具锁定机构
- 下一篇:汽车座椅升降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