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灌浆单向逆止灌浆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5764.6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祥;张彩双;巴海涛;吕静静;原淑翠;陈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B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灌浆 单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浆盒,尤其是涉及接触灌浆单向逆止灌浆盒。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拦河坝工程中,高坝或超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开挖坡度较陡时,坝基与岸坡基岩之间需要进行接触灌浆,以确保坝基与岸坡基岩连接可靠。传统的接触灌浆一般是先在岸坡基岩造孔预埋接触灌浆管路,然后进行固结灌浆、坝体浇筑施工,待坝体混凝土经过一定时间的收缩变形后再进行接触灌浆。上述预埋接触灌浆管路进行固结灌浆存在施工周期长、材料费用高、固结灌浆打孔极易打断预埋灌浆管路造成接触灌浆无法进行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灌浆单向逆止灌浆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灌浆单向逆止灌浆盒,包括盒体,贯穿所述盒体内腔固定设置有灌浆管,所述灌浆管的左、右管口设置有管接头;位于盒体上、下、前、后侧壁上沿灌浆管轴向均间隔开设有出浆口,所述出浆口均通过导流通道与位于盒体内腔的灌浆管相连通;在盒体上套装有弹性套。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施工安装方便,造价低。灌浆质量易于保证,减少了灌浆与砼施工之间的施工干扰,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触灌浆单向逆止灌浆盒,包括长×高×宽=6cm×4cm×4cm的矩形高密度聚乙烯(HDPE)硬塑料矩形盒体1,贯穿所述盒体1内腔固定设置有内径为2.3cm的灌浆管2,所述灌浆管2的左、右管口分别设置有管接头3、4;位于盒体1上、下、前、后侧壁上沿灌浆管2轴向均开设有直径为6mm的出浆口,所述出浆口均通过导流通道5与位于盒体1内腔的灌浆管2相连通;在盒体1上套装有橡胶弹性套6。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灌浆盒按间排距3m×3m的梅花形进行布设在岸坡基岩面7上,相邻的灌浆盒之间用PE管8相联形成接触灌浆系统,PE管8用螺栓9固定在岩面7上。灌浆时,浆液自PE管8进入盒体1内的灌浆管2中,并通过导流通道5、开设在盒体1侧壁上的出浆口顶开橡胶弹性套6向岩石面7扩散。在停止灌浆和外界浆液串入时,由于外侧包裹的橡胶弹性套6具有逆止阀的作用,外界浆液不会通过橡胶弹性套6缝面进入盒体1内,避免了二期埋管固结灌浆及接缝灌浆时浆液串入灌浆盒而堵塞接触灌浆系统;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二次补充灌浆的优点,既在第一次注浆结束后,灌浆管2内浆液用清水冲洗干净,当接触灌浆效果不理想时还可以补充灌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5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