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踝关节活动角度快速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5900.1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巍;段俊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巍 |
主分类号: | A61B5/103 | 分类号: | A61B5/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红团 |
地址: | 10001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踝关节 活动 角度 快速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踝关节活动角度快速测量仪。
背景技术
人体踝关节的活动主要是背伸和跖屈。当踝关节病变受累后主要影响其背伸和跖屈活动。对于一些足踝部疾病,伤者在接受治疗的前、后踝关节角度发生的改变是判定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健康人群定期查体获得的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是了解人体健康的指标反映。
目前,医院临床上测量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需要受测量者脱鞋后平卧检查床上,医师徒手用量角器测量。由于人为因素的误差,不同医师测量的数值存在差异。另外,同一医师测量时,肉眼判读数据的误差明显要大于固定仪器的误差。准确测量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角度有实用意义。
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到医院健康查体的人数日益增多,快速测量踝关节的活动,减少患者就医时间,减轻医师的工作量更具现实意义。
公告号中国专利CN2083477U公开了一种踝关节柔韧性测量仪,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胫骨前侧推动操纵杆或拨杆,是操纵杆的运动与指针的运动同步,指针在半圆角度仪上指示踝关节的背屈能力,角度越大说明背屈能力越好。该技术方案采用角度仪取代原有的距离测量,不需要计算可直接根据角度测定踝关节的背屈能力。但是,该技术方案采用的方式依然是人体整个身体向前或向后倾斜的方式,无法克服人体体重、颈椎或胸椎活动幅度以及腰部活动能力等因素对踝关节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缺乏准确性和有效性。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潜在的疾病交叉感染的踝关节活动角度快速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踝关节活动角度快速测量仪,包括一框架式底座,底座的两侧外端各焊接有一个表盘支架,每个表盘支架上均安装有一角度刻度盘;框架式底座中部设置有人体承重板,人体承重板两侧外端各设有一支承轴,支承轴外套装有一轴套,轴套上表面固定有测量板,测量板上固定有直角指针,直角指针的横边端点对准角度刻度盘的圆心位置,直角指针的竖边指向角度刻度盘的刻度,被测人的左脚、右脚分别单独搁置在测量板上,测量板与轴套在支承轴上旋转,测量板旋转带动指针转动,指针指向相应的角度刻度。
所述的测量板的下方固定有限位轴套,一限位轴穿过限位轴套并延伸至人体承重板的底部,并支撑住测量板。
所述的框架式底座的前侧固定有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测量踝关节的活动角度,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和测量精度,且能够缩短测量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就医时间,极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在医院人滿为患的医疗状况下具有现实意义;免脱鞋测量踝关节又可减少医师徒手检查患者机会,有效避免潜在疾病的交叉传染,更能有效保证就医者安全就医,对就医者之间潜在疾病传播的阻断有社会意义。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A-A向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踝关节活动角度快速测量仪,包括一框架式底座1,底座1的两侧外侧端各焊接有一个表盘支架2,每个表盘支架2上均安装有一角度刻度盘3;
框架式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人体承重板8,人体承重板8两侧外端各设有一支承轴4,支承轴4外套装有一轴套5,轴套5上表面固定有测量板6,测量板6上固定有直角指针7,直角指针7的横边端点对准角度刻度盘3的圆心位置,直角指针7的竖边指向角度刻度盘3的刻度,框架式底座1的前侧固定有扶手11。
底座1上的测量板6的下方固定有限位轴套9,限位轴套9的长度与人体承重板8的宽度相同;限位轴10穿过限位轴套9并延伸至人体承重板8的底部,并支撑住测量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巍,未经高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5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