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镜及LED路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6609.6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0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邓辉斌;王光华;戈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旗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6 | 代理人: | 邹蓝;沈艳尼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led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镜及LED路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耗能低、使用寿命长、亮度高和坚固耐用等优点。近年来,LED照明技术发展得很快,LED灯等照明产品在我国也得到迅速推广,正慢慢取代传统的白炽灯成为日常照明的主要灯具。
在户外照明领域中,光效较高的高压钠灯或金卤灯节能系数还是很低的,一是因为大功率的高压气体放电灯虽然光源的光效高达90-140lm/W,但是其发光是360°四周型的,经过反光罩调整发光方向以后,光损失高达40%以上;还有尽管其发光方向经过调整(即配光)来适合各种不同场所的照明,但是因为配光不精确,所以照明应用率还是很低,或者说有效照明系数还是很低。而LED因为其发光定向性、可控制,所以可以通过二次光学系统实现精确配光,使照明应用率大幅度提高。虽然目前的LED路灯通过透镜的二次光学配光提高了光的利用率,用LED户外灯具去替换传统的高压气体放电光源类的户外灯具,只需要40%的功率就可以实现同样的照明效果,但是目前LED路灯配光设计理念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等照度配光设计,造成路面光斑不均匀,比如路面有明显的亮暗分布(斑马纹现象),灯下黑等现象,主要原因是亮度分布不均匀。有些LED照明企业意识到了透镜配光的亮度不均匀这个问题,因此这些企业在透镜设计上,使透镜的配光亮度均匀性变好,但是眩光仍然没有控制好,照射到路面时,眩光阈值增量偏大,以及眩光G值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LED路灯透镜配光后产生眩光及配光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透镜,所述透镜包括本体及分别设于所述本体两端的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本体包括入光部及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包括第一曲面及与所述第一曲面光滑连接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共同形成内凹的腔体,所述出光部包括第三曲面及与所述第三曲面光滑连接的第四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三曲面之间的厚度自所述第一定位部且朝向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四曲面之间的厚度自所述第二定位部且朝向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其中,所述第一曲面包括第一入光面及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光滑连接的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及所述第二入光面均呈弧形,且第一入光面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入光面的半径。
其中,所述腔体包括第一凹腔及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凹腔的体积。
其中,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一端突出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及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设有与所述腔体相通的收容部用于容置光源。
其中,所述透镜的材料为光学级透明塑胶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路灯,所述LED路灯包括LED光源和所述透镜,所述透镜罩覆所述LED光源并对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配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LED光源发出的光束依次通过所述透镜的所述入光部和所述出光部,前后共发生两次折射,使光束的照射发生改变,这种改变能够使光束经所述透镜配光后几乎不产生眩光且亮度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透镜结构图。
图2为图1中透镜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ED路灯透镜光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LED路灯透镜子午面配光曲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LED路灯透镜配光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为详细的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透镜100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旗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旗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6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过滤器
- 下一篇:检测谷胱甘肽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