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书脊压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6625.5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4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加彬 |
主分类号: | B42C13/00 | 分类号: | B42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18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书脊 压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籍装订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书脊压痕机。
背景技术
书籍装订过程中,书籍的封皮和封底通过书脊连接,不同书籍需要不同厚度的书脊,因而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设计书脊的厚度。当前常用的圆压圆式压痕机,上压轮、下压轮需要每次通过人体肉眼查看并手工对位,对位比较麻烦、费时,压轮对位不准时容易损坏纸张,即现有的压痕机使用不便、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脊压痕机,以使书脊压痕机的对位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书脊压痕机,包括机架、动力部件、从动辊组件、驱动辊组件以及对位件,所述机架包括两块墙板;
所述从动辊组件包括从动辊、套设于所述从动辊外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从动辊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墙板连接;所述驱动辊组件包括驱动辊、套设于所述驱动辊外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驱动辊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墙板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对位件与所述驱动轮对位,所述驱动辊还与所述动力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件包括U形对位块,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U形对位块与所述驱动轮对位。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从动轮和驱动轮以后,直接利用U形对位块卡住从动轮和驱动轮实现对位。这样对位方便、快捷,减轻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其中一个所述墙板设置有第一限位通孔,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第一工字轮和第一限位螺杆,所述第一工字轮包括第一工字轮轴,所述第一限位螺杆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通孔与所述第一工字轮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螺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工字轮轴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
所述从动辊包括从动实心辊、套设于所述从动实心辊外的第一从动空心辊,所述第一从动空心辊与所述从动实心辊滑动连接,所述从动实心辊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墙板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于所述第一从动空心辊外,且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空心辊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空心辊邻近所述第一限位通孔的一端套设有第一从动限位轮;所述驱动辊包括驱动实心辊、套设于所述驱动实心辊外的第一驱动空心辊,所述第一驱动空心辊与所述驱动实心辊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轮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空心辊外,且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空心辊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实心辊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墙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空心辊邻近所述第一限位通孔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驱动限位轮,所述第一从动限位轮通过所述第一工字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限位轮连接。在不需要直接调整从动轮、驱动轮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限位块同时移动第一从动空心辊、第一驱动空心辊从而完成调节从动轮、驱动轮的位置。用户可以方便地直接调整第一限位块达到改变压制不同宽度的压痕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件还包括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墙板中的另一个所述墙板设置有第二限位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第二工字轮和第二限位螺杆,所述第二工字轮包括第二工字轮轴,所述第二限位螺杆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通孔与所述第二工字轮连接,且所述第二限位螺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工字轮轴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
所述从动辊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从动实心辊外的第二从动空心辊,所述第二从动空心辊与所述从动实心辊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空心辊邻近所述第二限位通孔的一端套设有第二从动限位轮;所述驱动辊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驱动实心辊外的第二驱动空心辊,所述第二驱动空心辊与所述驱动实心辊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空心辊邻近所述第二限位通孔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驱动限位轮,所述第二从动限位轮通过所述第二工字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限位轮连接。书脊压痕机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这使书脊压痕机压痕时更加方便、灵活性更高,可以压制宽度更大的压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书脊压痕机中的从动轮与驱动轮通过对位件实现从动轮与驱动轮的对位,轻松、快捷,且从动轮与驱动轮可以同时移动,避免了每次对位时都需要单独调节从动轮、驱动轮的位置,降低了用户使用书脊压痕机时对位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书脊压痕机的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动力部件);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书脊压痕机中的第一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书脊压痕机的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动力部件);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书脊压痕机的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动力部件);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书脊压痕机中的虚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加彬,未经杨加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6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