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套箍预制混凝土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6776.0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全民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式套箍 预制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套箍预制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凝土空心方桩或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等预制桩,桩头均固定设有一体式套箍,套箍主要的作用是防止桩头混凝土漏浆、多节桩头焊接接桩时起到对端板散热、冷却而保护端板处的混凝土,也保护了因焊接时的焊渣、火花高温溅伤桩头混凝土,施工完毕套箍不起任何作用,相反由于套箍部分混凝土外径较小,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也低于桩身处的保护层,桩的耐久性也变差。同时,套箍是薄钢板压制成型的,在预制桩生产中也极易因碰撞、插捣变形造成套箍处漏浆,而且由于桩头套箍的限制,浇筑桩头混凝土时不易喂饱、捣实,插捣时环筋也容易撬散,所以桩头质量问题比较多,而且由于套箍的使用也消耗了大量的钢材资源,套箍的加工也需要调直、剪切、焊接、成型等加工设备及人工等等,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了环境污染。另外,在预制桩接桩焊接时,现有套箍的散热效果较差,且由于套箍略小于桩身,焊接时的高温焊渣会或多或少遗落到桩身混凝土上,保护效果差,对预制桩造成一定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离式套箍预制混凝土桩,它结构设计合理,取消了一体式套箍,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桩头质量,采用可拆卸、可重复使用的卡箍,节约了资源,在两预制桩接桩焊接时,卡箍上的交错重叠的散热片散热面积大,对端板的散热、冷却效果好,有效保护焊缝强度,也有利于保护端板处的混凝土,同时散热片可避免焊接时产生的高温焊渣遗落到桩身混凝土上,保护了桩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离式套箍预制混凝土桩,包括在预制桩的端板外侧表面上沿端板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置卡箍,在卡箍上沿卡箍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与预制桩相平行的散热片,所述卡箍包括两个半箍,两个半箍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和蝶形螺母相连。
所述预制桩为预制混凝土管桩,所述环形凹槽为圆环形凹槽,所述卡箍为与圆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圆环形卡箍。
所述预制桩为预制混凝土空心方桩或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所述环形凹槽为方形凹槽,所述卡箍为与方形凹槽相配合的方形卡箍。
所述相邻两散热片之间部分重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取消了一体式套箍,降低了生产成本,原有套箍部分空间被混凝土填充满,使桩头混凝土截面积增大,桩头钢筋保护层也加大了,从而提高了混凝土预制桩的承载力、耐久性,提高了桩头质量,采用可拆卸、可重复使用的卡箍,节约了资源,在两预制桩接桩焊接时,卡箍上的交错重叠的散热片散热面积大,散热片对端板的散热、冷却效果好,有效保护焊缝强度,也有利于保护端板处的混凝土,同时散热片可避免焊接时产生的高温焊渣遗落到桩身混凝土上,保护了桩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形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环形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制桩,2、端板,3、环形凹槽,4、卡箍,5、散热片,6、紧固螺栓,7、蝶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分离式套箍预制混凝土桩,包括在预制桩1的端板2外侧表面上沿端板2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凹槽3,在环形凹槽3内设置卡箍4,在卡箍4上沿卡箍4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与预制桩相平行的散热片5,所述卡箍4包括两个半箍,两个半箍的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6和蝶形螺母7相连。
所述预制桩1为预制混凝土管桩,所述环形凹槽3为圆环形凹槽,所述卡箍4为与圆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圆环形卡箍。
所述预制桩1为预制混凝土空心方桩或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所述环形凹槽3为方形凹槽,所述卡箍4为与方形凹槽相配合的方形卡箍。
所述相邻两散热片5之间部分重叠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全民,未经李全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6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载力增强的预应力方桩
- 下一篇:手动上翻式地下空间地面出入口挡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