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多折伞内管固定塞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7112.6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0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添成;宋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00 | 分类号: | A45B2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多折伞内管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伞具配件,特别是指一种全自动多折伞内管固定塞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气候变化无常,使得每个人身上皆有携带雨伞的习惯,以防止突如其来的大雨被淋成落汤鸡。但是,早期的雨伞需用手将伞骨架往上推至一定位置方能将雨伞撑开,一旦骤雨急下时往往来不及将雨伞撑开便已淋湿了。因此,有人便设计出一种雨伞,在握柄处设有一按钮,按下该按钮即可自动将雨伞打开而不具有自动收伞功能,在欲乘车时仍需要两手并用将雨伞收折才能进入车内,而在此短暂时间内仍易遭雨水淋湿,如此便失去雨伞本身的方便性。
自动开收伞内部的典型结构可参阅2002年2月13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47620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自动开收伞的控制装置”。该自动开收伞的动作原理是:当欲将伞打开时,向下按压按钮,使伞中棒失去控制装置的控制,伞中棒内部的开伞弹簧释放能量,将伞中棒向上弹伸,使伞打开;而当欲将伞收起时,再次按压按钮,使伞中棒内的扣头也失去控制装置的控制,扣头呈释放状态,在伞面骨架上的收伞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伞面呈收伞状态,扣头则由拉绳拉回到伞中棒上方;此时还处于未完全收伞状态,要达到完全收伞,还要再用力将伞面部分向握柄处推动,使伞中棒缩短,开伞弹簧重新积蓄能量,伞中棒及扣头重新受握柄内的控制装置控制,这样伞具才完全呈收折状态。
现有的自动开收伞的动作原理,基本上与上述专利前案相同,例如申请号为:01217730.X、01237609.4、01262761.5、03267824.X等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不同的大都是握柄内部的用于控制伞中棒及扣头的控制装置。
基于上述仅为自动开伞及半自动收伞的功能,本案发明人设计了可以实现全自动开收的伞具,如申请号为专利号为201210082100.4及201310072608.0的中国发明专利。此自动开收伞,其主要是通过设置开收伞变比机构,并配合控制机构完成自动开收伞的功能,而各中棒组的各管件之间是利用各自的塞子,如中管固定塞、内管固定塞,与各自相邻管件的固定圈,如外管固定圈、中管固定圈而实现相互的连接关系,从而构成相互伸展与收缩的中棒组。
其中的内管固定塞不仅用于连接内管与中管,其还用于连接开收伞变比机构中的中管拉绳一端,主要是在内管固定塞的上部设置固定孔以用于穿设中管拉绳,由于内管固定塞体积较小,在固定孔的开口端很难加工光滑导弧面,因此固定孔的开口处易形成较锋利的边缘,长期使用中容易出现割伤中管拉绳的问题,进而影响开收伞变比机构的寿命,本案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多折伞内管固定塞机构,其可以有效避免中管拉绳在内管固定塞通孔开口处的割伤现象,以保证开收伞变比机构的使用寿命,保证伞具使用功能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多折伞内管固定塞机构,其适配于至少二节内外套管构成的中棒组,其中内管的上端固定有内管固定塞,该内管固定塞上部设有供开收伞变比机构的中管拉绳穿设的固定孔;其中:在该内管固定塞的固定孔中配合有一金属管,此金属管在中管拉绳穿过的端面上形成导弧边,此导弧边恰贴靠于固定孔的开口处。
所述内管固定塞是采用塑胶材质制成,其上部是凸伸于内管上端,下部是伸置于内管中并通过销钉或在内管上打凹点形成与内管的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内管固定塞穿设中管拉绳的固定孔中配合有一端面形成导弧边的金属管,则中管拉绳在跨过固定孔的开口时,由导弧边实现导向,防止开口锋利的边缘对中管拉绳的割伤,以保证开收伞变比机构的使用寿命,保证伞具使用功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伞中棒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伞开收伞变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管固定塞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全自动多折伞内管固定塞机构,其适配于至少二节内外套管构成的中棒组,此实施例是以三节管件为例进行说明,并配合控制机构与开收伞变比机构H实现全自动开收伞的功能。
所述中棒组B自上而下依次为外管B1、中管B2及内管B3;中管B2的顶端固定有一中管塞子3,下端嵌固有一中管固定圈4;内管B3的顶部固定有一内管固定塞5,内管B3下端固定于伞柄G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7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猛火灶
- 下一篇:柴炭两用横排炉换热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