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托盘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7939.7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8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宜林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托盘 搬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托盘搬运车。
背景技术
电动托盘搬运车又称电动托盘车或电动搬运车。现有的电动托盘搬运车一般以蓄电池为动力,交直流电机驱动,液压工作站提升,操纵手柄集中控制,站立式驾驶。电动托盘车搬运车作业方便、平稳、快捷;外型小巧、操作灵活;低噪音、无污染,适用于重载及长时间货物转运工况,可大大提高货物搬运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能在商场、超市、仓库、货场、车间等场所作业,尤其适合食品、制药、纺织、印刷等轻工行业使用。
由于现有的电动托盘搬运车多采用站立式驾驶,当长时间作业后,操作员易感到疲劳。
虽然目前也有出现一些坐驾式的电动托盘搬运车,但目前的坐驾式电动托盘搬运车的座椅和车架整体固定式结构,车身较长,座椅和车架又无法拆卸分开,无法进入例如货梯等窄小的空间,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坐驾式操作,安全系数高、成本低、可方便进入货梯和其他升降设备的电动托盘搬运车。
为了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托盘搬运车,其包括车架,车架一侧设有电池箱,电池箱远离车架的一侧设有货叉,货叉底部设有前轮,车架底部设有驱动轮和平衡轮,驱动轮由带电磁制动的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车架上设置转向机构,所述车架另一侧设有可拆式坐椅,可拆式坐椅包括坐椅架,坐椅托盘和坐垫,坐椅架一端与车架可拆卸连接,坐椅架另一端设有中空的套管,坐椅托盘底部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套设在坐椅架的套管内,且与套管转动连接,坐垫固定设置在坐椅托盘端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在车架另一侧设置可拆式坐椅,这样操作员可坐在坐垫上操控电动托盘搬运车,降低劳动强度。另外,坐椅与车架间采用可拆式结构,便于安装与拆卸,减少电动搬运车在运输时的整体体积;当电动托盘搬运车进入货梯时,还可将坐椅拆卸,从而达到方便搬运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车架另一侧的竖直外表面上设有两列以上的固定孔,固定孔下方设有卡槽,坐椅架另一端设有可卡入固定孔的固定头,坐椅架在固定头下方设有可卡入卡槽的卡板。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坐椅架拆装极其方便。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孔和卡板沿竖直方向上大下小,从而方便坐椅架的安装固定和拆卸。所述卡板上设有通孔,车架另一侧的竖直外表面对应该通孔设有螺孔,当卡板卡入卡槽后,手拧螺丝依次穿过通孔和螺孔,将卡板与车架另一侧的竖直外表面固定。
进一步,所述坐椅托盘底部的支撑轴为中空管,管壁上设有横向延伸的长孔,支撑轴套入坐椅架的套管后,由螺钉固定支撑轴和套管,支撑轴以螺钉为支点在长孔的范围内可横向转动。这样的结构,当电动托盘搬运车在后退时,操作员可方便地随坐椅托盘的旋转,看清后退的路况。
更进一步,所述支撑轴在套管内的转动角度为0-30度,这样既安全又方便。
进一步,所述车架上端面设有可翻转的框形护栏,框形护栏一侧设有拉簧,拉簧一端与车架表面固定,另一端与框型护栏固定,框形护栏转向可拆式坐椅侧时,框形护栏的阻挡边位于坐垫后端。所述框型护栏的设置,可进一步防止操作员被甩出车架。同时,拉簧的设置,对框形护栏处于两端极限位置时进行定位。
进一步,所述车架内还设有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器与驱动电机的电源连接,当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信号时,驱动电机的电源断开,电磁制动装置立即将驱动电机刹住。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电动托盘搬运车可配合带红外发射信号的设备同时使用,确保安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现有站立式驾驶的电动托盘搬运车改成坐驾式操作,大大方便操作员进行操作,降低操作的的劳动强度;且坐椅与车架间采用可拆式结构,便于安装与拆卸;电动托盘搬运车上还设有护栏,保证操作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托盘搬运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拆式坐椅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可拆式坐椅配合的车架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坐椅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框式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宜林,未经郑宜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7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