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水井井口测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8157.5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5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敬文;谢佃和;楚天祥;陶登海;田义强;范晖;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水 井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注水井井口测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油田注水井进行压力测试,大多采用井下压降试井,井下降压试井一般采用存储式深井电子压力计入深井进行常规压降试井,仪器用钢丝系吊下井,在测试时,仪器内的单片机系统和各种传感器共同完成井下压力和温度的采集,并以数字量形式存储于内存中,待测试过程完成后,再将压力计返回地面,用专门配套研制的数据回放仪与压力计连接,通过软件和硬件接口通讯进行数据的接收、回放和处理。
采用井下压降试井由于压力计在井下,测试数据需存储在存储器中,待测试完成后才能进行数据处理,操作人员只能根据经验预测测试时间,然后将压力计提升到地面后读取测试结果,难于实现实时监测,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水井井口测压装置,实现对油田注水井进行实时监测,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一种注水井井口测压装置,包括用于与采油树注水井测试闸门连接的油管接头,所述油管接头内插设有电子压力计,所述油管接头的下端与所述电子压力计接触处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电子压力计设有通讯插头接口,所述油管接头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通讯插头接口的接口孔。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接头的上端连接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有用于给电子压力计供电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压力计上设置有集成线路板,所述集成线路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测压电路和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测温电路,以及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池连接的供电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接头的外侧下端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采油树注水井测试闸门连接的螺纹部。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部为母体直径从所述油管接头的上端至下端依次减小的圆锥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接头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电池仓连接的盲孔,所述电池仓插设于所述盲孔内并与所述盲孔侧壁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接头顶部的盲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上部孔内径大于下部孔内径,所述电池仓下部外侧壁设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部,所述环形凸缘部卡入所述阶梯孔的上部孔中,且所述环形凸缘部与所述阶梯孔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缘部下方设有防水垫圈,所述防水垫圈卡入所述阶梯孔的上部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接头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接头顶部盲孔内设有用于对电子压力计进行定位的定位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插头接口位于所述电子压力计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接头上的接口孔顶部设有防水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接头的下端设有堵头,所述若干透水孔开设在所述堵头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水井井口测压装置,通过油管接头与位于注水井井口的测试闸门连接,油管接口内设置的电子压力计进行压力的连续监测,并通过电子压力计上设置的通讯插头接口将测得的数据实时传输至计算机并通过计算机上的回读软件实现数据回放,从而实现对油田注水井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测压,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水井井口测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水井井口测压装置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水井井口测压装置一实施例中的电池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水井井口测压装置一实施例中防水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油管接头 2-电子压力计 3-透水孔
4-通讯插头接口 5-接口孔 6-电池仓
7-电池 8-盲孔 9-环形凸缘部
10-防水垫圈 11-定位法兰 12-防滑槽
13-防水盖板 14-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8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甩边沟槽型高分子防水板
- 下一篇:一种双计量仓式油水两相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