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反锁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0359.3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乐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澳雕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00 | 分类号: | E05B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5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锁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反锁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防盗门一般都是采用进门后手动反锁,但是日常生活中,由于劳累一天,回家后忘记反锁家门的事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失窃或其他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只需要轻轻带上即可自动反锁的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忘记反锁家门而失窃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自动反锁门,包括设于门扇上的锁体和与所述锁体相配合的设于门框上的锁槽,所述锁槽内设有两个杆件和一两端开口、上下内侧设有齿纹的矩状套件,所述套件一端抵接所述锁槽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锁槽口部平齐,所述套件内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套件上下内侧啮合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转动固定在所述杆件一端,所述杆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锁槽底部;所述锁体上设有一与所述套件相配合的套件槽,所述套件槽底部设有可作轴向运动且部分伸出套件槽外的锁舌,所述锁舌上下侧设有用于与所述齿轮相配合啮合的齿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件靠近所述锁槽口部一端的左右侧面对应设有卡孔,所述套件槽内侧设有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的可作轴向运动的卡舌。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舌为斜舌。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为斜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只需随手带上门即可实现反锁,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反锁门的开门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反锁门的关门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反锁门的开门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忘记反锁家门而导致失窃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反锁门,包括设于门扇上的锁体1和与所述锁体1相配合的设于门框上的锁槽2,所述锁槽2内设有两个杆件4和一两端开口、上下内侧设有齿纹的矩状套件3,所述套件3一端抵接所述锁槽2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锁槽2口部平齐,所述套件3内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套件3上下内侧啮合连接的齿轮5,所述齿轮5转动固定在所述杆件4一端,所述杆件4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锁槽2底部;所述锁体1上设有一与所述套件3相配合的套件槽101,所述套件槽101底部设有可作轴向运动且部分伸出套件槽101外的锁舌102,所述锁舌102上下侧设有用于与所述齿轮5相配合啮合的齿纹。
具体的,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随手带上门即可实现反锁,实用性强,使锁舌102被保护在所述矩状套件3内部,有效防止撬锁。
进一步的,所述套件3靠近所述锁槽2口部一端的左右侧面对应设有卡孔301,所述套件槽101内侧设有与所述卡孔301相配合的可作轴向运动的卡舌103。
进一步的,所述卡舌103为斜舌。
进一步的,所述锁舌102为斜舌。
具体操作时,由于所述锁舌102为斜舌,则可以直接带上门,带上门的过程中,锁舌102先是在锁槽2边缘受力后向套件槽101底部作轴向运动直至全部进入套件槽101内,然后锁体1与锁槽2正对,锁舌102则向套件槽101外部做轴向运动,锁舌102的上下侧齿纹则分别与两个齿轮5啮合并带动齿轮5顺时针转动,由于套件3上下内侧设有与齿轮5相啮合的齿纹,于是齿轮5转动带动套件3向锁槽2外部轴向运动并最终进入与之相配合的套件槽101内,同时套件3两侧的卡孔301卡住卡舌103,实现自动反锁;开门时,插入钥匙旋转或旋转室内的开门把手,首先是卡舌103远离卡孔301作轴向运动使卡舌103退出卡孔301,然后是锁舌102向套件槽101底部作轴向运动带动齿轮5逆时针旋转,齿轮5带动套件3退回锁槽2内,推门或拉门即开。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澳雕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澳雕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0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海蜇海上漏油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超长精密装备微振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