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泉泵的太阳能逆变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2569.6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3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佶尔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泉 太阳能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泉泵的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喷泉泵的太阳能逆变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喷泉泵,大多都是交流电源供电工作。然而,如果喷泉泵需要在田野、山间等比较空旷的地方工作,这些地方要架设交流电供电是十分麻烦困难。为此,现有喷泉泵的交流电供电驱动模式大大制约了喷泉泵在野外使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太阳能电池驱动的喷泉泵的太阳能逆变驱动电路,为喷泉泵增加了太阳能直流电驱动,使得喷泉泵能在野外方便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喷泉泵的太阳能逆变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直流电逆变电路及由直流电逆变电路供电的交流电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直流电逆变电路包括太阳能直流电输入端、稳压器及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出的逆变器,所述太阳能直流电输入端连接太阳能电源并向稳压器的输入端供电,稳压器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内部电压输入端连接;
所述交流电驱动电路包括有正相供电单元及反相供电单元,正相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反相供电单元的输出端相互联接为喷泉泵供电,所述正相供电单元包括有NPN型三极管及P型场效应管,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逆变器的正相电压输出端连接,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端连接,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端与太阳能电源连接,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端与喷泉泵连接并为喷泉泵供电,所述反相供电单元包括有N型场效应管,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端与逆变器的反相电压输出端连接,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端接地,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端与喷泉泵连接并为喷泉泵供电。
它还设有初级滤波单元,所述初级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在太阳能直流电输入端与稳压器的输入端的连接线路上,另一端接地。
它还设有次级滤波单元,所述次级滤波单元的一端连接在稳压器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内部电压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线路上,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器为5伏固定电压的三端固定稳压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的喷泉泵驱动电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直流电逆变电路及由直流电逆变电路供电的交流电驱动电路,太阳能直流电可以作为输入电源,经稳压器稳压,随后经逆变器实现逆变输出交流电,最后通过交流电驱动电路中的正相供电单元及反相供电单元为喷泉泵供电,使得喷泉泵能正常的获得交流电源,进而可正常的工作,本实用新型实现太阳能电池驱动喷泉泵,为喷泉泵增加了太阳能直流电驱动,使得喷泉泵能在野外方便的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直流电逆变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交流电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它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该喷泉泵的太阳能逆变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直流电逆变电路及由直流电逆变电路供电的交流电驱动电路,其中:
如图1所示,所述直流电逆变电路包括太阳能直流电输入端1、稳压器2及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出的逆变器3,太阳能直流电输入端1接收太阳能电源输出的12伏直流电。所述太阳能直流电输入端1连接太阳能电源并向稳压器2的输入端供电,稳压器2的输出端与逆变器3的内部电压输入端连接,稳压器2为5伏固定电压的三端固定稳压器2。
如图2所示,所述交流电驱动电路包括有正相供电单元4及反相供电单元5,正相供电单元4的输出端与反相供电单元5的输出端相互联接为喷泉泵供电,所述正相供电单元4包括有NPN型三极管41及P型场效应管42,NPN型三极管41的基极与逆变器3的正相电压输出端连接,NPN型三极管41的发射极接地,NPN型三极管41的集电极与P型场效应管42的栅极端连接,P型场效应管42的源极端与太阳能电源连接,P型场效应管42的漏极端与喷泉泵连接并为喷泉泵供电,所述反相供电单元5包括有N型场效应管51,N型场效应管51的栅极端与逆变器3的反相电压输出端连接,N型场效应管51的源极端接地,N型场效应管51的漏极端与喷泉泵连接并为喷泉泵供电。
它还设有初级滤波单元6及次级滤波单元7,初级滤波单元6的一端连接在太阳能直流电输入端1与稳压器2的输入端的连接线路上,另一端接地;次级滤波单元7的一端连接在稳压器2的输出端与逆变器3的内部电压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线路上,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佶尔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佶尔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2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