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育婴背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3068.X | 申请日: | 2014-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娟;凌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00 | 分类号: | A41D1/00;A47D13/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育婴 背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育婴背心。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带着婴儿外出的比较多,长时间抱着婴儿,比较劳累,特别是手臂胳膊会出现酸痛。
为了方便携带婴儿外出,利用各种育婴袋将婴儿背负在人们胸前或后背上,解放出双手,减轻劳累。但现有的育婴袋多是单独的,使用时需要将育婴袋的各种带子绑固在大人身体上,操作繁琐,可靠性差,并且结构复杂,携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育婴背心,以达到使用和携带方便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便携式育婴背心,包括背心本体、用于支撑兜住婴儿的臀兜袋、肩带、腰带,所述臀兜袋的下边缘固定在背心本体下部,所述肩带一端与臀兜袋的上边缘相连,肩带另一端与背心本体的肩部位置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挂钩相连,所述肩带上设有用于婴儿头部倚靠的头部倚靠袋,所述腰带一端固定在背心本体下部,腰带另一端与臀兜袋的侧边缘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挂钩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臀兜袋为双层结构,在臀兜袋的外层上设有开口拉链。
所述肩带另一端上设有具有开口的挂钩,背心本体的肩部位置上设有与挂钩相配的挂环。
所述腰带上设有用于将两个腰带粘连在一起的魔法贴。
所述腰带另一端上设有具有开口的挂钩,臀兜袋的侧边缘设有与挂钩相配的挂环。
所述头部倚靠袋上边缘处设有镂空条,所述镂空条内设有条形的充气袋。
所述腰带上设有弹性口袋。
所述背心本体上设有用于遮盖挂环的遮盖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育婴背心将大人的背心和婴儿的兜袋集成在一起,大人穿上背心,使用时只需将肩带取出扣在背心上即可,操作简便,不使用时,将其折叠在一起固定在背心上,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育婴背心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育婴背心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育婴背心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育婴背心收起示意图。
图中:1.背心本体、2.遮盖带、3.肩带、4.头部倚靠袋、5.镂空条、6.臀兜袋、7.开口拉链、8.腰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该便携式育婴背心,包括成人的背心本体1、用于支撑兜住婴儿的臀兜袋6、用于婴儿头部倚靠的头部倚靠袋4、肩带3、腰带8,其中,背心本体1的衣服面料要求牢固无弹力,臀兜袋6和头部倚靠袋4采用弹性透气的衣服面料。
臀兜袋6的下边缘固定在背心本体1正面或背面的下边缘处,肩带3为两条肩带,两条肩带3的一端分别与臀兜袋6的上边缘相连,肩带另一端上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挂钩,挂钩上设有弹簧锁止柄,背心本体的肩部位置上设有与挂钩相配的挂环,挂钩与挂环之间连接操作简便,固定可靠。
在背心本体1的肩部位置上设有用于遮盖挂环和肩带上的挂钩的遮盖带2,通过遮盖带盖住金属的挂环和挂钩,整齐美观。
肩带3之间在臀兜袋上方设有用于婴儿头部倚靠的头部倚靠袋4,头部倚靠袋4两侧边缘与肩带之间通过拉链相连,对于较大婴儿不用头部倚靠袋时,可将头部倚靠袋拆卸下来。
在头部倚靠袋4上边缘处设有镂空条5,镂空条5内设有条形的充气袋。婴儿头部与头部倚靠袋4上边缘处接触,充气袋弹性变形,头部倚靠袋4上边缘不会勒着婴儿头部,提高了舒适性。
腰带8为两条,两条腰带8一端分别固定在背心本体1下部两侧,腰带8另一端与臀兜袋6的侧边缘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挂钩相连。即腰带自由端设置有挂钩,臀兜袋的侧边缘上设置有与挂钩相适配的挂环。
臀兜袋6为双层结构,在臀兜袋6的外层上设有开口拉链7。不用时,可将肩带和头部倚靠袋放置在臀兜袋的双层结构内,携带方便。
腰带8上设有用于将两个腰带粘连在一起的魔法贴。不用时,通过两个腰带连接在一起,将臀兜袋绑在人体的背心本体上,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
在腰带8上设有弹性口袋。弹性口袋可伸缩弹性变形,可将婴儿的奶瓶或水杯放置在弹性口袋内,通过弹性口袋的弹性力将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3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鸟兽驱避物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虫器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