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3884.0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5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卫;王金明;孙自强;易果;徐姣;时亚洲;肖传清;金立群;钱剑;沈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头锥 结构 加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静力试验外压加载装置范围,具体涉及一种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为模拟飞行情况下所受载荷以及考核球头锥结构设计强度,需对球头锥进行外压载荷试验。由于球头锥头部是一种不规则弧面,并且载荷要求为垂直于球头锥表面的法向压力处处相等,有异于常规载荷的施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行的外压施加装置实现不规则弧面筒段的均布外压载荷的施加,可以达到降低外压装置的安装难度,缩短安装周期,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能够有效地实现不规则弧面筒段的均布外压载荷的施加,并有效降低外压装置的安装难度,缩短安装周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包括:
上端顶盖,上端顶盖上设置有进出气口和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孔;
锥形筒段,包括上端连接环、与所述上端连接环连接的锥形内壁筒、与所述锥形内壁筒连接的下端环、与所述下端环连接的底部锥形环筒,其中,所述底部锥形环筒的内径小于所述下端环的内径,上端连接环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孔;
施压气囊和密封所述施压气囊的环形气囊密封条,所述环形气囊密封条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三连接孔,所述施压气囊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螺栓密封安装于所述上端顶盖和上端连接环之间,所述施压气囊与所述进出气口连通;
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与施压气囊连通,所述气囊主体贴附于锥形筒段内壁。
进一步的,在上述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中,上端顶盖还设置有焊接于上端顶盖上表面的提手。
进一步的,在上述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中,所述上端顶盖为圆板型。
进一步的,在上述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中,所述锥形内壁筒的外侧壁上纵向还焊接有不等边角钢肋、环向还焊接有与所述不等边角钢肋连接的加强辐条肋带。
进一步的,在上述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中,所述不等边角钢肋共有16个,均布焊接于锥形内壁筒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中,所述16个不等边角钢肋10中,12个为均匀分布的角肋钢窄边,另个4个角为均匀分布的角钢肋宽边。
进一步的,在上述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中,每个角钢肋宽边上打有起吊通孔。
进一步的,在上述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中,所述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数量分别为2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顶盖,上端顶盖上设置有进出气口和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孔;锥形筒段,包括上端连接环、与所述上端连接环连接的锥形内壁筒、与所述锥形内壁筒连接的下端环、与所述下端环连接的底部锥形环筒,其中,所述底部锥形环筒的内径小于所述下端环的内径,上端连接环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孔; 施压气囊和密封所述施压气囊的环形气囊密封条,所述环形气囊密封条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三连接孔,所述施压气囊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螺栓密封安装于所述上端顶盖和上端连接环之间,所述施压气囊与所述进出气口连通;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与施压气囊连通,所述气囊主体贴附于锥形筒段内壁,能够有效地实现不规则弧面筒段的均布外压载荷的施加,并有效降低外压装置的安装难度,缩短安装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的上端顶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的施压气囊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的锥形筒段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的底部锥形环筒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头锥结构外压加载装置,包括:
上端顶盖1,上端顶盖1上设置有进出气口5和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孔6,如图2所示,上端顶盖1还设置有焊接于上端顶盖1上表面的提手4,便于安装和移动,所述上端顶盖1为圆板型,所述进出气口5用于连接供压管路和测压传感器,便于气囊主体的充气和回气口的压力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3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筒状结构静力试验的通用夹具
- 下一篇:气压自动管试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