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挂弹车的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3892.5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钱甦阳;王昆;姚万军;周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万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B60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挂弹车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对挂弹车中行走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挂弹车是一种用于承载、运输货品等物体的小车;现有技术中的挂弹车通常由手动操作,其结构普遍较为简单,也正因如此,传统的挂弹小车通常具有减震效果差、地形适应性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高、行进稳定且车体震幅小的新型挂单车的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主要用于挂弹车车体的减震与车轮的动力驱动,所述挂弹车包括车体和两对麦克纳姆轮,两对所述麦克纳姆轮分别设在所述车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四个减震机构和四个行走驱动机构,四个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均设在车体内,四个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对所述麦克纳姆轮连接、且用于驱动两对所述麦克纳姆轮;
所述麦克纳姆轮和所述车体之间通过减震机构连接;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器支座、减震器、摆臂支座、摆臂和悬架连接板,所述减震器支座和悬架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车体上,所述减震器的顶端铰接在减震器支座上,所述摆臂支座铰接在所述减震器的底端,所述摆臂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摆臂支座和悬架连接板上,所述麦克纳姆轮铰接在所述摆臂上。
所述减震器的顶端朝向远离所述麦克纳姆轮的一侧倾斜设置;
所述减震器包括上固定端子、上固定座、内轴、缸套、压簧、外套筒、下固定座和下固定端子,所述上固定端子铰接在减震器支座上,所述内轴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固定端子上,所述上固定座套接在所述内轴上部、且与所述内轴固定连接,所述缸套套接在所述内轴下部、且所述内轴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缸套底部,所述下固定端子固定连接在下固定座底部、且与所述摆臂支座铰接,所述压簧套接在所述缸套外、且抵在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之间,所述外套筒套接在所述压簧外、且与所述上固定座固定连接。
所述行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摆臂背向所述麦克纳姆轮的一侧;
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和驱动器,所述电机和驱动器均固定连接在摆臂上、且相互连通,所述减速机连接在电机和麦克纳姆轮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每个麦克纳姆轮上的震动均将通过连接在其与车体之间的单独的减震机构进行削弱,从而使得车体行走时,车体上的震动极小,进而对挂弹车上承载的物体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具有可靠性好、行进稳定且车体震幅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挂弹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是车体,2是麦克纳姆轮;
5是行走驱动机构,51是电机,52是减速机,53是驱动器;
6是减震机构,61是减震器支座,62是减震器,621是上固定端子,622是上固定座,623是内轴,624是缸套,625是压簧,626是外套筒,627是下固定座,628是下固定端子,63是摆臂支座,64是摆臂,65是悬架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6所示,主要用于挂弹车车体的减震与车轮的动力驱动,所述挂弹车包括车体1和两对麦克纳姆轮2,两对所述麦克纳姆轮2分别设在所述车体1的两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四个减震机构6和四个行走驱动机构5,四个所述行走驱动机构5均设在车体1内,四个所述行走驱动机构5分别与两对所述麦克纳姆轮2连接、且用于驱动两对所述麦克纳姆轮2。
所述麦克纳姆轮2和所述车体1之间通过减震机构6连接;
所述减震机构6包括减震器支座61、减震器62、摆臂支座63、摆臂64和悬架连接板65,所述减震器支座61和悬架连接板65固定连接在车体1上,所述减震器62的顶端铰接在减震器支座61上,所述摆臂支座63铰接在所述减震器62的底端,所述摆臂6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摆臂支座63和悬架连接板65上,所述麦克纳姆轮2铰接在所述摆臂64上。这样,每个麦克纳姆轮上的震动均将通过连接在其与车体之间的单独的减震机构进行削弱,从而使得车体行走时,车体上的震动极小,进而对挂弹车上承载的物体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万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扬州万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3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