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瓷砖坯体去毛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4580.6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邓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贝利泰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18 | 分类号: | B28B11/18;B24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1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瓷砖 坯体去 毛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瓷砖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坯体去毛边装置。
背景技术
瓷砖由土粉压模成型,成型后形成青坯,由机械设备进行清扫、排队并输送至窑头高温素烧,出窑后成为素坯。然后需对素坯上釉线,打磨其表面,再经喷水湿润,然后淋施底釉、面釉,施釉后将素坯直角转向,进行规整,接着进行洗边操作,最后釉烧。
在压膜成型时,使用的是压机钢制磨具,磨具包括底模、模圈和上模三部分,底模、上模与模圈之间间隙一般为0.3㎜左右。但是由于使用次数的增加、粉尘堆积等影响,间隙越来越大,压制出的产品角部和边部就会产生飞边。又由于青青坯没有强度,人工无法打磨,只能在素烧成素坯后在进行打磨,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节约成本的瓷砖坯体去毛边装置,尤其适合瓷砖生产中青坯毛边的打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瓷砖坯体去毛边装置,包括水平板和两个竖直板,所述竖直板固定在水平板下表面左右两端,所述水平板前后两端对称设有两对固定件,每对所述固定件分别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各支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下表面设有与之成α角度的铁板,所述铁板两端设有第二夹紧件,通过第二夹紧件所述铁板下表面连接有磨砂层,所述两竖直板上分别设有圆孔,所述支杆上也设有螺纹孔,且穿过圆孔和螺纹孔设有螺杆。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下部设有通孔,所述支杆上端也设有通孔,且两通孔通过轴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紧件上端设有前后对称的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处于同一水平线的通孔,所述支杆下端也设有通孔,且两通孔通过轴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紧件下部设有与上部的支板连为一体的底座,所述底座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铁板固定在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凹槽底部向上倾斜的,且与水平线成α角。
进一步,所述铁板通过螺栓与第一夹紧件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二夹紧件下部设有倒“凸”形凹槽,所述第二夹紧件上表面设有螺纹孔,穿过螺纹孔设有螺栓,铁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第二夹紧件上,铁板下表面的磨砂层也是通过第二夹紧件固定的。
进一步,所述α角成15°。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自动在线打磨青坯的功能,不仅效率高,而且打磨效果好,适合连续化生产;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贝利泰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贝利泰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4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能耗混凝土构件养护窑
- 下一篇:新型步进切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