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5499.X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张德慧;胡小勇;刘磊;李才波;钟林;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3/02 | 分类号: | E01H3/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防灰 环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从原本的奢侈品逐渐的成为了普通家庭都可以购买的代步工具。汽车虽然方便、实用,但随之而来的有许多问题,如: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等一系列危害人类健康生活的问题。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如果路面尘土较多,汽车行驶时会带动地面的灰尘扬起,不仅导致灰尘进入汽车,影响驾乘人员的健康,而且影响空气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对地面的尘土进行预先处理,避免灰尘扬起影响驾乘人员视线和健康,提高行车安全,同时避免影响空气环境的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汽车包括车身,防灰环保装置包括水箱,多根水管,水箱安装在车身上,多根水管一端与水箱连通,多根水管另一端分别延伸到汽车车轮部位,延伸到汽车车轮部位的水管端头设置喷嘴。
所述的车身上包括车轮防护罩,多个喷嘴分别固定安装在车轮防护罩上,每个喷嘴的出水口设置为对准汽车车轮的位置。
所述的水箱设置在车身位置最高的车顶部位,所述的防灰环保装置还包括水阀,水阀设置在主管路上,水阀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水阀开关连接,驾驶室内还设置有观测水箱水位的水表。
所述的水箱内设置水泵,多根水管与水箱连接一端与主管路一端连接,主管路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水泵与控制水泵启停的控制部件连接,水箱顶部设置水箱注水口。
所述的喷嘴包括本体部,多个喷水口,本体部为长方体结构,多个喷水口呈一排布置,多个喷水口之间设置为按间隙布置的结构。
所述的水箱设置为由塑料海绵保温隔热材料制造而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能够通过操作所述的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将水箱中的水通过水管引导到多个喷嘴内,每个喷嘴分别向多个汽车车轮部位喷洒水,这样,就能够对地面的尘土进行预先处理,通过不断喷洒到汽车车轮上的水,避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带动路面灰尘的扬起对驾乘人员视线和健康的影响,提高行车安全,避免影响空气环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而且非常实用,可以广泛的应用到汽车上,尤其是那些用于建筑工地上的大渣土车和大货车等。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布置在汽车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布置在汽车上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布置在汽车上时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的喷嘴与汽车车轮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车身;2、水箱;3、水管;4、汽车车轮;5、喷嘴;6、车轮防护罩;7、车顶;8、水泵;9、主管路;10、控制部件;11、本体部;12、喷水口;13、水阀;14、驾驶室;15、水阀开关;16、水箱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所述的汽车包括车身1,所述的防灰环保装置包括水箱2,多根水管3,水箱2安装在车身1上,多根水管3一端与水箱2连通,多根水管3另一端分别延伸到汽车车轮4部位,延伸到汽车车轮4部位的水管3端头设置喷嘴5。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能够通过操作所述的汽车用防灰环保装置,将水箱2中的水通过水管引导到多个喷嘴5内,每个喷嘴5分别向多个汽车车轮4部位喷洒水,这样,就能够对地面的尘土进行预先处理,通过不断喷洒到汽车车轮4上的水,避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带动路面灰尘的扬起对驾乘人员视线和健康的影响,提高行车安全,同时避免影响空气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54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