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雨节水型缓释固废有机肥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5595.4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黑亮;吴启堂;亢庆;陈文龙;董延军;李杰;范群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型缓释固废 有机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领域,特别涉及适用于贫瘠干旱山坡林地的一种集雨节水型缓释固废有机肥分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亚热带山坡林地由于长期的人为不合理开发,大量施用化肥而导致土壤发生板结,地力下降等结构性质的改变。近年来,桉树凭借速生优势,当年营造即可达到当年成林的效果,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倍受青睐。随着桉树经济林面积的不断扩大,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桉树林所造成的环境负面问题,诸如种植桉树使林地土壤严重退化、对区域水资源水量的影响,以及施肥中带来的面源污染对水质安全构成威胁等,这些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地区桉树经济林的发展。大量研究认为,天然林转变为桉树人工林后,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和水源水量会下降。目前缺乏一种科学经济的措施来保持甚至提高山坡桉树林地的地力。
随着工农业的大力发展,伴随产生了大量的城乡有机废弃物,如城镇污泥、畜禽粪便、城市垃圾、作物秸秆和湖塘底泥等。目前这些有机废物的处置成为社会关注的环保问题,若把有机物质进行回田,应用在日益有机质流失的农林地,这将是一条可持续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以城镇污泥为例,其中含有大量可利用的氮、磷、钾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机质,但因其中含有毒、有害、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病原菌及寄生虫(卵)等物质而限制了其土地利用。因此,寻找一种污泥安全农用方式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于将城乡有机废弃物用于山坡林地的基本做法,普遍是通过加工工艺制造为有机成品肥,再混入土壤进行施用,这需产生一定的生产成本,而直接利用装置放入有机肥施入山坡林地的方式鲜有报道。申请号为201120054533.X的一种树木有机肥水渗灌施肥装置,主要是针对有机废物废液能够贮存利用,优点是可直接在现场用于绿化树木,如公园树木和果园树木等。但该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装置需埋藏地下,发酵液是否可以安全的使用,工作人员需对此具备一定的知识;树木长大过程中另选地点再进行安装不同型号的装置,另需再占地,也需人工进行二次改装。申请号为200510126408.4的环保施肥器,主要涉及利用一个圆筒塑料瓶放入有机固废城市污泥对植物进行施肥的一种方法。优点是用材经济、操作方便,原理简单、不需繁琐的技术培训。但此方法中涉及的环保施肥器,也另需占地,比较适用于在地势平缓、空间利用相对容易的花圃、菜园地和公园绿地,但针对地形起伏、地面利用率低的山坡林地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雨节水型缓释固废有机肥分的装置。该装置既能够满足在地势起伏的山坡林地使用,占地面积小,也能具备收集雨水、节水蓄水、缓释保肥、环保经济等功能。在实现人工林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同时达到固废资源化节能环保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集雨节水型缓释固废有机肥分的装置,包括喇叭状中空的梯形圆柱筒体和具有折扇形褶皱的底座,所述梯形圆柱筒体设置于底座上,二者一体化连接在一起;在梯形圆柱筒体上设置有垂直孔;在梯形圆柱筒体和底座上分别设有可调节开口的调节口,可调节装置环套在树干上;底座具有褶皱的凸起和凹槽。该装置是由可降解并具有一定韧性和弹性的环保塑料制成。
所述的垂直孔在装置梯形圆柱筒体与底座连接处上部10cm处的筒体外侧均匀打孔一周;
所述的喇叭状的梯形圆柱筒体的外径优选为40cm~50cm,内径优选为10cm~20cm,高优选为60cm~80cm;其中在现场使用时,可根据树基主干的周径设计为大小不同的内外径和高度;
所述的底座具有折扇形褶皱,由四周向中间倾斜,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度,便于水分向树干主基中间汇流;底座这种凹凸设计主要是考虑增加固废有机肥与装置间的透气性,即增加有机肥发生好氧反应的表面积,避免其易在底部板结发生厌氧反应而次生一些对植物生长不利的有害物质;
所述的一定角度的倾斜度的角度优选为15°~20°;
所述的垂直孔是在梯形圆柱筒体与底座连接处上部10cm的筒体外侧一周均匀打孔,孔径优选为2.0cm~3.0cm;外侧的均匀打孔是考虑来水量大比较大时,水分可以在向主干中心聚集汇流的同时可以产生垂直流,基本保证肥分随水分均匀的聚集在树木主干根基部周围,这样可以提高水分和肥分的吸收利用效率;
所述的在梯形圆柱筒体和底座上分别设的调节口是在一条线上;
所述的调节口,可调节装置环套在树干的主基底部;
所述的褶皱的凸起和凹槽,可以增加底座表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5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星空图教学装置
- 下一篇:利用隔膜式压滤机分离矿浆中矿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