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氧枪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7293.0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0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锦;刘新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韩龙;李淑敏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氧枪升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或氧枪升降电动机出现故障时,能够安全地将氧枪提升出转炉外,以避免出现事故的转炉氧枪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氧枪升降装置是氧气转炉炼钢中的主要工艺设备之一,其性能特征直接影响到冶炼效果和吹炼时间,从而影响到钢材的质量和产量。在炼钢转炉的冶炼过程中,当供电系统出现事故或氧枪升降电动机出现故障时,氧枪必须提升出转炉外或提升到氧枪待吹炼点,以确保炼钢转炉的安全。
目前,现有的氧枪升降装置大都设置有事故电源,当发生停电事故时,电动机则改由事故电源供电。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正常供电电路发生停电事故时将氧枪提升出转炉外,避免出现事故,但无法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或氧枪升降电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将氧枪提升出转炉外。
另外,当氧枪升降装置发生停电事故时,目前也有采用由蓄电池供电的方式,使电动机驱动氧枪提升出转炉外。这种方式通常需要配置大容量的蓄电池,而且蓄电池经常充放电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如果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或氧枪升降电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也无法实现将氧枪提升出转炉外。
为此,必须在氧枪升降装置中增设一套非电动的动力源。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或氧枪升降电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将氧枪提升出转炉外,以确保炼钢转炉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或氧枪升降电动机出现故障时安全地将氧枪提升出转炉外,以避免出现事故的转炉氧枪升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炉氧枪升降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炉氧枪升降装置,包括:卷筒,与氧枪相连,用于带动氧枪在转炉中升降;行星减速机,行星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卷筒相连,用于带动卷筒转动;常规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和电磁制动器,电动机与行星减速机中的常规动力输入轴相连,用于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行星减速机驱动氧枪升降;事故动力系统,包括气动马达和气动制动器,气动马达与行星减速机中的事故动力输入轴相连,用于在事故状态下通过行星减速机驱动氧枪提升。
进一步,事故动力系统与气动控制系统相连,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动三连件和手动换向阀,事故动力系统中的气动马达和气动制动器通过气动控制系统中的气动三连件和手动换向阀与气源相连。
进一步,行星减速机中的常规动力输入轴上固定设置有太阳轮,太阳轮与行星轮外啮合,行星轮固定设置在行星架上,行星架与第一传动轴固定在一起,第一传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啮合,第四传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行星减速机中的动力输出轴上,常规动力系统可通过驱动常规动力输入轴来实现氧枪在转炉中的正常升降。
进一步,行星减速机中的事故动力输入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五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与第六传动齿轮啮合,第六传动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三传动轴上,第三传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七传动齿轮,第七传动齿轮与行星包的外齿轮啮合,行星包的外齿轮与行星包的内齿轮固定在一起,行星包的内齿轮与行星轮内啮合;太阳轮带动行星轮转动时,行星轮与行星包的内齿轮相对滑动,行星包的内齿轮带动行星轮转动时,行星轮与太阳轮相对滑动;事故动力系统可通过驱动事故动力输入轴来实现氧枪在转炉中的事故提升。
进一步,常规动力系统中的电磁制动器和事故动力系统中的气动制动器为常闭式制动器,氧枪升降时可选择性的开启电磁制动器或气动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转炉氧枪升降装置依靠行星齿轮传动,实现了正常传动系统及事故传动系统的相互分离、互不影响;各系统中无需离合器即可达到两个动力源的互不干扰;具有运行安全可靠、手动操作无需电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氧枪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行星减速机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炉氧枪升降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72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退火炉炉辊
- 下一篇:一种组织样本破碎及负压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