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7319.1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2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1/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陈源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目前平板显示的主流产品,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如图1所示,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封装结构中,作为背光模组组成部件的光源3和光学膜材4通过胶框5固定在一起,然后通过上铁框2和下铁框6与显示面板1封装形成一体。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提高,希望具有更大的屏幕显示以及更窄的边框宽度,通过将边框做窄,可以增大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面积。
可见,将边框做窄甚至无边框化,成为目前液晶显示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通过采用一个简单的扣合式的外框结构,而不需要额外的边框结构来使之与显示面板固定,从而实现了无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背光模组,包括外框、光源、光学膜材和胶框,所述外框包括本体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所述本体的外侧边缘向所述本体的同一侧延伸形成、并向所述本体的中心折弯结合,以将所述胶框、所述光学膜材和所述光源包覆在所述本体与所述延伸部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为具有四个侧边的方形框,所述本体的至少两个侧边的外侧边缘向所述本体的同一侧设置有延伸部。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的每一侧边的外侧边缘均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与所述本体所在平面垂直的第一弯折部以及由所述第一弯折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与所述本体所在平面平行的第二弯折部。
优选的是,所述延伸部包括多个沿所述本体的侧边的外侧边缘方向彼此间隔设置的子延伸部,每一所述子延伸均包括与所述本体所在平面垂直的第一弯折部以及由所述第一弯折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与所述本体所在平面平行的第二弯折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高度不小于所述胶框和所述光学膜材的厚度之和;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宽度/长度或宽度/长度之和不超过所述胶框的宽度/长度;或者,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宽度/长度与在另一垂直方向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长度/宽度之和不超过所述胶框的宽度/长度。
优选的是,通过冲压工艺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的弯折角,以将所述胶框、所述光学膜材和所述光源包覆在由所述本体、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的是,所述外框采用铁、铝或不锈钢材料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外框中,所述本体与所述延伸部一体成型,且具有相同的厚度。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采用上述的背光模组。
优选的是,所述外框与所述显示面板通过粘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背光模组通过采用一个简单的扣合式的外框结构,而不需要额外的边框结构来使之与显示面板固定,从而实现了无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外框的剖视图;
图4A为图3中外框的俯视图;
图4B为图3中外框未折弯的立体图;
图4C为图3中外框未弯折的侧视图;
图4D为图3中外框未弯折的仰视图;
图4E为图3中外框弯折后的仰视图;
图5为图2中背光模组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外框弯折后的仰视图;
图8为图7中外框未折弯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中:
1-显示面板;2-上铁框;3-光源;4-光学膜材;5-胶框;6-下铁框;7-双面胶;8-外框;81-本体;82-延伸部;821-第一弯折部;822-第二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和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7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