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报警式二氧化碳钢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7388.2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董白翔;初相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银丰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4 | 分类号: | F17C13/04;F17C1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茶亭街道八一七***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二氧化碳 钢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报警式二氧化碳钢瓶。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作用,可用于急速食品冷冻、灭火、焊接用保护气体、气体肥料、酿酒、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发泡剂、人造雨、舞台烟雾效果、食品行业、美食特效、人体呼吸的有效刺激因素等。为方便二氧化碳的储存、运输及使用,人们通常使用二氧化碳钢瓶,使用时需有专人周期性地定时去记录二氧化碳钢瓶中气体剩余量,以防瓶内气体突然用完,影响实验数据结果或工业生产,但周期性地定时记录二氧化碳钢瓶中气体剩余量,工作繁琐,消耗一定时间和人力,可控性较差,且仍会存在气体突然用完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报警式二氧化碳钢瓶,该种钢瓶结构简单,可根据瓶内的相应气体量发出对应的警报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可报警式二氧化碳钢瓶,包括一钢瓶,所述钢瓶上端口连接有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总压力表和输出压力表,所述钢瓶底部设置有称重盘,所述所述称重盘前侧设置有显示屏,称重盘底部设置有脚轮,称重盘一旁侧还设置有用以发出相应重量警示的警报灯。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盘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经一电压转换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一电压比较电路相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还连接有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和第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警报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盘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第二电压放大电路,所述第二电压放大电路依次经模数转换器、CPU与显示屏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警报灯具有红色指示灯、黄色指示灯和蓝色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红色指示灯的输入端还并联有第一蜂鸣器,所述黄色指示灯的输入端还并联有第二蜂鸣器。
进一步的,所述警报灯与称重盘为可拆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发送装置,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接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整个产品成本较低,简化反复记录的繁琐过程,通过自动报警系统,当瓶内剩余气体达到不同值时,发出不同警报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做出不同应对方式,简化反复记录的繁琐过程,节省人力和时间,降低气体突然用完的概率,警报醒目,可控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警报灯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警报灯及显示屏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警报灯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警报灯的原理示意图三;
图中:1-钢瓶 2-阀体 21-总压力表 22-输出压力表 3-称重盘 31-压力传感器 4-警报灯 41-红色指示灯 42-黄色指示灯 43-蓝色指示灯 5-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5,一种可报警式二氧化碳钢瓶,包括一用于装填二氧化碳的钢瓶1,所述钢瓶上端口连接有阀体2,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总压力表21和输出压力表22,所述钢瓶底部设置有称重盘3,所述称重盘一旁侧设置有警报灯4,称重盘底部还设置有脚轮5,以便钢瓶的移动。所述称重盘的压力传感器31的输出端经一电压转换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一电压比较电路相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还连接有第一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代表钢瓶重量为1.0Kg时的电压)和第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代表钢瓶重量为1.0Kg时的电压),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警报灯相连接。
为了便于直观的观测钢瓶重量,所述称重盘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第二电压放大电路,所述第二电压放大电路依次经模数转换器、CPU与显示屏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警报灯的指示灯分为1.0Kg预警红色指示灯41、2.0Kg预警黄色指示灯42和正常蓝色指示灯43。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提醒工作人员,所述红色指示灯的输入端还并联有第一蜂鸣器,第一蜂鸣器发出“嘀嘀”声响,所述黄色指示灯的输入端还并联有第二蜂鸣器,第二蜂鸣器发出“嘟嘟”声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银丰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银丰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7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