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靠实现三相介质换热的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8074.4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5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鹰;曹鑫;赵淑霞;唐永飞;朱晓钢;卢琳;王静;董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6 | 分类号: | F28D7/06;F28F9/1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靠 实现 三相 介质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靠实现三相介质换热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设备日趋大型化、非标化,对效率、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石油化工行业使用的设备中,大部分需要进行热交换以达到设备的操作温度。换热器是进行热交换操作的常用装置,由于U形管式换热器的管束具有可以自由伸缩、可以消除温差应力、流程较长、流速较高和换热性能较好等优点,而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
石油化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所接触的介质通常是易燃、易爆、有毒、具有腐蚀性的。对于换热器而言,即使介质本身不具有腐蚀性,但由于介质中所含有的一些腐蚀性杂质、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的应力集中以及换热管的震动等原因,极易产生腐蚀,从而导致介质的泄露。
对于U形管式换热器,管程介质的的泄露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换热管本身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泄露,主要是由于U形换热管弯制后弯管段出现变薄、变扁、开裂等问题,运行过程中,在各种载荷和腐蚀的作用下,出现穿透性裂纹而发生的泄露,这种泄露发生的较少。另一种是U形管与管板连接处发生泄漏,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应力集中较为严重,同时由于焊接或胀接质量的问题以及介质流动时的冲击力,使连接处出现间隙,介质从间隙一侧渗入另一侧,这是U形管式换热器泄露的主要原因。
现有技术中的U形管式换热器主要是由一个管箱、管束和壳体组成的换热器,能实现两种介质的换热,一旦介质泄露,造成管壳程两种介质的直接接触,轻则导致产品的污染和纯度的下降,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介质,可能会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故。对于需要进行三种(相)介质之间换热的则需要增加设备,从而增加占地面积、成本等,而且换热效率较低,不利于能源的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实现三相介质换热的换热器,能完成不允许微量混合的苛刻条件下的介质相互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靠实现三相介质换热的换热器,包括管箱、换热管束、壳程筒体,所述换热管束为U形换热管和管板组成的U形换热管束,左、右U形换热管束平行交错的安装在壳程筒体内;所述左、右管箱的短节端部设置法兰,通过该法兰将壳程筒体、左、右管箱和左、右U形换热管束连接为一整体。
所述U形换热管和管板通过强度焊+贴胀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双管箱和双管束结构,共用同一壳体,两组U形换热管束平行交错的安装在壳体内,两种换热介质分别通过左右管箱进入两换热管束中进行换热,壳程内通入第三种不与两管程介质发生反应的中间介质;该种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除了解决传统U形管式换热器所存在的因介质泄露导致的产品污染和纯度下降,以及发生事故发的可能性外,还有以下优点:
1.两种介质分别通过左右管箱进入管程进行换热,壳程内通入第三种介质,大大降低了管程两种介质互串的可能性,给管程两种介质相互换热,又不允许微量混合的苛刻条件下,提供了一种可靠地换热器。
2.可以实现在一台设备上对三种(或三相)介质同时进行热交换,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换热效率,减小了设备占地面积
3.由于第三种介质的存在,使管程两种介质的换热更加均匀,提高了换热效率和热能利用率。
新型的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双U形管式换热器,以解决传统U形管式换热器所存在的因介质泄露导致的产品污染和纯度下降,以及发生事故发的可能性,并且为实现三种(相)介质的传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换热器。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箱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管束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板与换热管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a、1b所示,一种可靠实现三相介质换热的换热器,包括管箱、换热管束、壳程筒体,所述换热管束为U形换热管和管板组成的U形换热管束,左、右U形换热管束2、4平行交错,而又相互隔离的安装在壳程筒体3内,可以实现对两管程介质的完全隔离,确保两管程介质不会发生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8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紧式散热管与管板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