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贯流风叶加工设备的自动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8283.9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施红文;施文灿;施展;魏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飞图自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风 加工 设备 自动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贯流风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贯流风叶加工设备的自动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贯流风叶是空调器中负责送风的主要部分,通常情况下,贯流风叶由钢轴轮、叶轮中节和橡胶轮焊接而成。随着数字化、自动化、计算机和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针对贯流风叶的自动加工设备应运而生。贯流风叶的加工设备主要包括进料装置、贯流风叶校正定位装置、超声波焊接装置以及出料装置。通常情况下,在贯流风叶加工设备的进料装置中,需要将钢轴轮、叶轮中节和橡胶轮分别放置在进料口,然后由传送带将钢轴轮、叶轮中节和橡胶轮分别输送到贯流风叶校正定位装置中,进而完成后续的校正定位和焊接过程。
然而,现有贯流风叶加工设备的进料装置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现有的进料装置在进料口摆放的钢轴轮、叶轮中节或橡胶轮等部件数量是有限的,当需要焊接大量的贯流风叶时,势必造成缺料而影响设备的自动焊接效率;而当大量的钢轴轮、叶轮中节或橡胶轮等部件被摆放在进料口时,又会因这些部件不能有序地进入进料装置中造成进料口堵塞;另一方面,现有的进料装置中,传送带多采用的是皮带输送,由于叶轮中节、橡胶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在叶轮中节和橡胶轮的输送过程中,会造成紧邻叶轮中节或橡胶轮之间的相互堆积和错位,影响后续的正常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够在进料口对叶轮中节、橡胶轮和钢轴轮进行储料,又能防止叶轮中节或橡胶轮在输送过程中造成堆积、错位,从而实现部件自动有序输送的贯流风叶加工设备的自动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贯流风叶加工设备的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盘、直线振动轨道、第一直线输送轨道、第二直线输送轨道、第一储料输送带、第二储料输送带、第一差速旋转进料盘以及第二差速旋转进料盘,振动盘与直线振动轨道连接,第一储料输送带、第二储料输送带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动摆手、第二气动摆手,第一差速旋转进料盘、第二差速旋转进料盘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宽轨道、第二限宽轨道,第一气动摆手、第二气动摆手的一端分别可摆动地设置于第一储料输送带、第二储料输送带上,第一气动摆手、第二气动摆手的另一端分别紧邻地设置在第一限宽轨道、第二限宽轨道的进料端,第一限宽轨道、第二限宽轨道的出料端分别与第一直线输送轨道、第二直线输送轨道连接,第一直线输送轨道、第二直线输送轨道、第一储料输送带和第二储料输送带上均设置有平板型低摩擦网带,第一直线输送轨道、第二直线输送轨道上分别设置有部件来料感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部件来料感应装置为光电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进料装置中增设振动盘、差速旋转进料盘、储料输送带和气动摆手,差速旋转进料盘上设置限宽轨道,当大量的叶轮中节和橡胶轮分别放置在两条储料输送带上时,气动摆手通过摆动部件,使得叶轮中节和橡胶轮逐个地通过限宽轨道进入差速旋转进料盘中,然后分别通过两条直线输送轨道进入贯流风叶校正定位装置中,并通过直线振动轨道有序地输送钢轴轮进入贯流风叶校正定位装置中。这样,既能够在进料口对叶轮中节、橡胶轮和钢轴轮进行储料,又能防止叶轮中节或橡胶轮在输送过程中造成堆积、错位,影响贯流风叶后序的校正定位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贯流风叶加工设备的自动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进料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飞图自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飞图自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8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煤层滚筒铣煤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输送带的冷却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