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激光照射耳鼻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8365.3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1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汪永一;杨树力;李鹏鸣;胡英杰;李雅婧;吴晓明;刘宏梅;强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雷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激光 照射 耳鼻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式激光照射耳鼻喉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激光治疗仪通常采用光纤传导,光纤传导具有一定的功率损失,因此目前常采用较大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器以弥补其功率传导损失。而且医务人员在利用激光治疗仪用于鼻腔照射时通常采用手持两根光纤的方式,这样不仅操作起来十分不便,而且容易损坏光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激光照射耳鼻喉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激光照射耳鼻喉装置包括机壳、两个激光输出探头、两个半导体激光器和电源线;其中机壳的前端面上形成有两个开孔,后端形成有一个电源线穿孔;两个半导体激光器并排设置在机壳的内部,后端与电源线一端相连,电源线另一端贯穿机壳上的电源线穿孔后与外部供电电源相接;激光输出探头为空心圆筒结构,每个激光输出探头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端上,另一端贯穿机壳上的开孔后位于机壳的外部。
所述的激光输出探头与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端之间通过螺纹方式相连。
所述的两个激光输出探头之间的距离与人的鼻孔之间的距离相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激光照射耳鼻喉装置不采用光纤传导激光,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能穿过激光输出探头直接照射在病灶部位,因此无功率损失。另外,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较小,适合单手把持、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激光照射耳鼻喉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激光照射耳鼻喉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激光照射耳鼻喉装置包括机壳1、两个激光输出探头2、两个半导体激光器3和电源线4;其中机壳1的前端面上形成有两个开孔5,后端形成有一个电源线穿孔;两个半导体激光器3并排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后端与电源线4一端相连,电源线4另一端贯穿机壳1上的电源线穿孔后与外部供电电源相接;激光输出探头2为空心圆筒结构,每个激光输出探头2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半导体激光器3输出端上,另一端贯穿机壳1上的开孔5后位于机壳1的外部。
所述的激光输出探头2与半导体激光器3输出端之间通过螺纹方式相连。
所述的两个激光输出探头2之间的距离与人的鼻孔之间的距离相近。
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激光照射耳鼻喉装置使用方法阐述如下:用于鼻腔照射时,患者或医护人员手持本装置,将两个激光输出探头2插入鼻孔中,然后把电源线4接入专用的电源中,即可开始治疗。用于咽喉部治疗时,只需手持本装置,将激光输出探头2对准患部即可。用于耳部治疗时,需将其中一个激光输出探头2旋转卸下,令一个激光输出探头2插入耳孔中即可。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雷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雷意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8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