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育苗和养殖两用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9081.6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0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曦翔;刘长军;黄庆宏;伊祥华;王彦波;傅玲琳;夏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红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育苗 养殖 两用 工厂 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厂化循环水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育苗和养殖两用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都是育苗与养殖分开的,一般需要配套专门的苗种培育池将幼苗培育成大规格苗种才能放到工厂化养殖车间养殖,或者直接购买大规格鱼种放到工厂化养殖车间进行养殖,一方面在移苗过程容易造成幼苗机械损伤,继发细菌性等病害,苗种成活率降低,另一方面购买大规格苗种,路程较远,运输时间较长,容易引起缺氧等,苗种成活率大大降低。
近年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各种海淡水的鱼、虾、蟹或贝类等相关的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技术提供参考,以北方鲆鲽类、南方鲍鱼、石斑鱼为主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走在全国前列。由于气候、环境以及水质的不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过程中都采用育苗与养殖系统分开设计,养殖方式采用育苗与养殖分级养殖,造成系统使用的局限性,主要造成:一是一套系统只能育苗或养殖一个品种,不能一套系统进行多品种养殖;二是育苗或养殖期限缩短,系统设计为育苗的,只能用于育苗,由于系统没有设计养殖功能(育苗池深度、增氧设施配备等),育苗季节结束,造成育苗车间大半年不能生产,资源浪费及其严重。设计为养殖系统的,由于系统没有设计育苗功能,没有配套集苗池等设备,造成育苗与养殖系统脱节,影响了系统的最大化的使用;三是系统设计用水量大,大都采用地下水抽水或海水沉淀后流水养殖,水资源和电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现有的专利号为CN103651234 A的一种循环养水殖系统虽然解决了,养殖面积小,饲养工作复杂,水源不能经过过滤再循环利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还不能解决育苗与养殖系统同时进行,育苗及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
因此,实用新型一种育苗和养殖两用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育苗和养殖两用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存在的育苗与养殖系统不能同时进行,育苗及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
一种育苗和养殖两用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蓄水池,供水管,养殖池,吸水管,第一管道,排污单元,第三管道,水沉淀处理单元,连接管道一,排污闸口,循环管道,第二管道和连接管道二,所述的蓄水池通过供水管设置在养殖池的右侧,为养殖池提供水源;所述吸水管设置在养殖池的中心的纵向位置;所述的第一管道设置连接养殖池的底部与排污单元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水沉淀处理单元设置在循环管道的下部;所述的连接管道一连接循环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的排污闸口设置在循环管道和第一管道交汇处的右侧;所述的连接管道二连接设置第三管道与养殖池的上部;所述的循环管道分别设置第一管道的上下位置。
所述的排污单元包括排污连接管、排污沟、排污总管道和幼苗收集箱,所述的排污沟通过排污连接管设置在养殖池的排污侧;所述的排污总管道与所有的排污沟连接设置在一起;所述的幼苗收集箱设置在第一管道的最末端。
所述的水沉淀处理单元包括水沉淀处理单元沉淀池一、水沉淀处理单元连接管、水处理装置和水沉淀处理单元沉淀池二,所述的水沉淀处理单元沉淀池一通过水沉淀处理单元连接管设置在水处理装置的左侧;所述的水处理装置通过水沉淀处理单元连接管设置在水沉淀处理单元沉淀池二的下侧;所述的水沉淀处理单元沉淀池二的上部通过水沉淀处理单元连接管连接循环管道。
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具体采用市场上常用的水产养殖全自动一体化水处理机,使得操作方便,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智能化程度,降低能耗,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第一管道具体设置为与养殖池呈45度角连接到外部一直连通到排污沟,所述的第一管道的外径具体设置为110mm,通过和幼苗收集箱的配合,用于养殖池底部水排泄和养殖经常有未摄食完的饲料和杂物从底部直接排出,有利于用于方便幼苗收集,使得育苗与养殖系统同时进行,提高育苗及养殖成活率,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养殖效率。
所述的第二管道具体设置为与第一管道呈90度连接,所述的第二管道的外径具体设置为75mm,通过和第三管道的配合,有利于实现水的循环使用,进而使得操作方便,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第三管道设置在第二管道的上部,所述的第三管道的外径具体设置为110mm,通过和连接管道二的配合,有利于实现当养殖池内水过多时可以通过连接管道二直接流到循环管道,进而使得节约资源,提高养殖收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红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象山红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9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