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ITO的布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0212.2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代永;张兴国;王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胡秋婵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ito 布线 结构 | ||
1.一种新型ITO的布线结构,ITO层上设有若干个触控电极(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1)为长条状并且其长度方向两侧设有若干个连续排列的锯齿,所述触控电极(1)长度方向的两侧布置有若干个悬浮块(2),所述悬浮块(2)与所述锯齿相配合并沿所述锯齿规则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ITO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呈三角形并相对于所述触控电极(1)形成凸部(11)和凹部(12),所述凹部(12)的两条锯齿边与水平线之间具有偏移角(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ITO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角(a)为0~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ITO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角(a)为2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ITO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块(2)为菱形或六边形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ITO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1)与所述悬浮块(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1)并且所述悬浮块(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32),所述第一间隙(31)与所述第二间隙(32)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ITO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31)和所述第二间隙(32)为50~2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ITO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31)和所述第二间隙(32)为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02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动装置的手掌辨识解锁系统
- 下一篇:一种G+F结构的无边框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