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综合加强型太阳能光伏计算机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0413.2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聂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18;H01B7/22;H01B7/3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加强型 太阳能 计算机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加强型太阳能光伏计算机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广义地说,太阳光电转换装置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的,因此又称太阳能光伏技术。
太阳能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绿色能源技术之一太阳能或光伏PV 在中国应用日渐广泛,除政府支持的光伏发电厂发展迅速之外私人投资者也正积极建厂计划投产在全球销售的太阳能组件。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电缆占地空间大,同时存在抗折弯能力较差、机械强度差的缺点,此外,光伏电缆在夜间很难辨识,也无法指示出电缆的位置,容易在夜间发生触线事故,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综合加强型太阳能光伏计算机电缆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加强型太阳能光伏计算机电缆,提高光伏电缆抗折弯能力,同时在夜间难以确定电缆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故障线路的检查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综合加强型太阳能光伏计算机电缆,包括四组缆芯以及在四组缆芯外侧设有截面呈中空扁平状的外护套,所述四组缆芯并排位于外护套内,所述外护套由双层镀锌钢丝编制而成,其外侧壁设有夜光层,且所述外护套与所述四组缆芯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物;所述四组缆芯外侧依次设置铜带屏蔽层和绝缘层,所述四组缆芯的中心设置加强碳纤维丝。
优选的,所述夜光层为PU树脂夜光粉或PU树脂荧光油墨层。
优选的,所述夜光层在所述电缆的延伸方向上呈多段相间隔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缆芯的绝缘层的外侧设有阻燃层。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绝缘层和屏蔽层的横截面分别为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填充物为耐火玻璃纤维。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铜带屏蔽层由外层的聚酯铝塑复合薄膜和内层的镀锡铜网构成。
优选的,所述缆芯由多股镀锡软铜线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加强型太阳能光伏计算机电缆,通过外护套由双层镀锌钢丝编制而成,并在缆芯内设置加强碳纤维丝,提高光伏电缆的抗折弯能力,同时提高其机械强度及韧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光伏电缆出现漏电、短路,安全性能差、电缆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通过在外护套外侧壁设置夜光层,可准确的显示电缆的位置,清楚地指示线路的完整状况,避免夜间触线事故的发生,能够使夜间巡护或维修人员能够方便的观察电缆的情况,此外,外护套为扁平状的结构,可节约电缆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综合加强型太阳能光伏计算机电缆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0. 缆芯,20. 外护套,30. 夜光层,40. 填充物,50. 铜带屏蔽层,60. 绝缘层,70. 加强碳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综合加强型太阳能光伏计算机电缆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综合加强型太阳能光伏计算机电缆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加强型太阳能光伏计算机电缆,包括四组缆芯10以及在四组缆芯10外侧设有截面呈中空扁平状的外护套20,所述四组缆芯10并排位于外护套20内,所述外护套20由双层镀锌钢丝编制而成,其外侧壁设有夜光层30,且所述外护套20与所述四组缆芯10之间的间隙内设有填充物40;所述四组缆芯10外侧依次设置铜带屏蔽层50和绝缘层60,所述四组缆芯10的中心设置加强碳纤维丝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0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绕线的平行多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