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1556.5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腾;孟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李贵斌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术后 恢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床。
背景技术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胸外手术一般将胸部打开,手术完毕后,患者必须仰卧,防止患者侧卧,否则,将导致胸骨畸形愈合,因此,如何改进其术后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目前的护理措施:要求看护人员严格管理或采用一定的捆绑措施,用纱布或绑带将患者体位固定在床面上。以上措施的不足之处是,捆绑会增加护理难度,如需换药,查看伤口,需将绑带解开,换药完成后再绑上,这样会增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便于患者术后恢复治疗,并降低护理人员劳动强度的胸外科术后恢复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床,包括有床板、床腿、弧形支架A、弧形支架B、丝杠、摇把和万向轮。其特征是,床板下设置有床腿,床腿上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带有自锁装置;在所述床板胸部位置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架A,所述弧形支架A与所述床板插接固定,不需要时可拆卸,与所述弧形支架A相对设置有弧形支架B,所述弧形支架A与弧形支架B结合卡在患者胸部的两侧进行固定,所述弧形支架B下端设置有凸出块,凸出块中间横向设置有内螺纹通孔,与所述凸出块内螺纹通孔匹配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螺纹穿过凸出块从床板一侧伸出并连接一摇把,在所述床板上与所述弧形支架B匹配设置有凹槽,通过摇把转动丝杠可带动弧形支架B在床板凹槽内移动,将弧形支架B调至合适位置。不需使用支架固定时,转动摇把带动丝杠从凸出块中退出,将弧形支架B取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床,结构简单合理,稳定性好,使用比较方便,适合多种患者体型的需求,有效的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术后患者的恢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支架A与弧形支架B的横向截面图;1-床板 2-弧形支架A 3-床腿 4-万向轮 5-摇把 6-丝杠 7-弧形支架B 8-凹槽 9-凸出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和附图2,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如下: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床,包括有床板1、床腿3、弧形支架A2、弧形支架B7、丝杠6、摇把5和万向轮4。其特征是,床板1下设置有床腿3,床腿3上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万向轮4带有自锁装置;在所述床板1胸部位置一侧设置有弧形支架A2,所述弧形支架A2与所述床板1插接固定,不需要时可拆卸,与所述弧形支架A2相对设置有弧形支架B7,所述弧形支架A2与弧形支架B7结合卡在患者胸部的两侧进行固定,所述弧形支架B7下端设置有凸出块9,凸出块9中间横向设置有内螺纹通孔,与所述凸出块9内螺纹通孔匹配设置有丝杠6,所述丝杠6螺纹穿过凸出块9从床板1一侧伸出并连接一摇把5,在所述床板1上与所述弧形支架B7匹配设置有凹槽8,通过摇把5转动丝杠6可带动弧形支架B7在床板凹槽8内移动,将弧形支架B7调至合适位置。不需使用支架固定时,转动摇把5带动丝杠6从凸出块9中退出,将弧形支架B7取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术后恢复床,结构简单合理,稳定性好,使用比较方便,适合多种患者体型的需求,有效的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术后患者的恢复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1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轧机的润滑输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壤改良淋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