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镍粉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1888.3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5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学忠;潘料庭;徐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0 | 分类号: | B22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镍粉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镍粉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镍精粉作为一种金属粉体材料,由于具备良好的表面活性、化学稳定性、导电导热性、可焊和耐焊性等特点而且价格相对低廉,近年来逐渐取代金银等贵金属应用于催化剂材料、电极材料及硬质合金等。例如目前的电极材料,多采用镍精粉作为原料,以制备镍酸锂复合电极材料。本项目生产的镍精粉用于制造不锈钢。
镍精粉具有多种制备方法,包括羰基镍热分解法、蒸发—冷凝法、合金法、气体还原法、电解法、机械粉碎法及液相还原法等。这些方法中液相还原法由于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组成易于控制、产物粒径小、粒度可控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制备镍精粉一类重要的方法。在此方法中,常选用肼作为还原剂。现有一种制备工艺采用萃取分离获得氯化镍原料,经过前驱体的合成,高温还原两段工序,生产镍精粉。其中前驱体包括碳酸镍或草酸镍等,该工艺合成过程产生大量含镍和氨氮的废水,不但降低了金属的回收率,而且需专门的废水处理系统。而且,这些前驱体都引入了碳,从而在最终产物中具有较高的碳含量,同时是镍粉成本问题和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源头。另外,还有些采用羰化法生产的镍粉,一般称为羰基镍粉,例如加拿大Inco产羰基镍粉,包括有T255、T123等系列产品,这些羰基镍粉产品的原料中也是含有碳,不符合目前低碳的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粉制造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满足环保要求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镍粉制造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镍粉制造装置,包括第一破碎装置,所述第一破碎装置用于将原料红土镍矿进行破碎;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的进入口通过输送皮带与所述第一破碎装置的排出口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一破碎装置输送而来的破碎后的红土镍矿进行烘干;第二破碎装置,所述第二破碎装置的进入口通过皮带与所述烘干装置的排出口相连,用于将所述烘干装置输送而来的烘干后的红土镍矿进行再次破碎,得到干矿;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的进入口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二破碎装置的排出口相连,用于将干矿与煤粉、石灰石粉、水均匀混合后形成混合物料;回转窑,所述回转窑的进入口通过皮带与所述混合装置的排出口相连,用于将混合物料烧结后形成烧结矿;和破碎磁选装置,所述破碎磁选装置的进入口通过皮带与所述回转窑的排出口相连,用于将烧结矿进行破碎、磁选,得到镍粉。
优选地,在所述镍粉制造装置中,还包括粗条筛,所述粗条筛设置在所述第一破碎装置的排出口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镍粉制造装置中,所述烘干装置为烘干窑;在所述烘干窑内设有输送链,由所述第一破碎装置破碎后的原料红土镍矿从所述烘干窑的进入口送入,通过所述输送链将烘干后的原料红土镍矿输送至所述烘干窑的排出口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镍粉制造装置中,所述第二破碎装置包括干矿破碎机和细碎机;所述干矿破碎机置于所述细碎机前方,用于将所述烘干装置烘干后的红土镍矿进行再破碎;所述细碎机用于将所述干矿破碎机破碎后的红土镍矿进行细碎处理。
优选地,在所述镍粉制造装置中,还包括第一圆振动筛,所述第一圆振动筛设置在所述干矿破碎机的进入口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镍粉制造装置中,还包括第二圆振动筛,所述第二圆振动筛设置在所述细碎机的进入口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镍粉制造装置中,还包括混合仓,所述混合仓设置在所述混合装置的前端。
优选地,在所述镍粉制造装置中,还包括除尘罩,所述除尘罩设置在所述混合仓的上端。
优选地,在所述镍粉制造装置中,还包括定量给料装置,所述定量给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混合仓和所述混合装置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镍粉制造装置中,还包括第一除尘器、第一仓式泵和灰粉皮带,所述第一仓式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除尘器的出口端和所述灰粉皮带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除尘器设在所述第二破碎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除尘器的进口端朝向所述第二破碎装置,用于吸收所述第二破碎装置内的灰尘;所述灰粉皮带的出口端与所述混合仓的进口端相连,用于将灰尘输送至所述混合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未经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18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防高填土路基桥台跳车的台背
- 下一篇:具有解锁模式的手持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