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2665.9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牛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慧文 |
主分类号: | A01K1/01 | 分类号: | A01K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刘葛;郭鸿雁 |
地址: | 300161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跑偏清粪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禽类笼养技术中所用的粪尿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禽类养殖行业,清粪带主要配套于自动化畜牧饲养设备,主要用于输送畜牧粪便。清粪带正常的作业状态是:按照特定的方向循环运转,定时将鸡粪输送到鸡舍一端。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清粪带很容易发生偏转甚至脱离托辊,而频繁的脱辊必然会导清粪带的变形和损坏。
经研究发现导致清粪带偏转或脱辊的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为清粪带的水平精度不够,这和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鸡舍地面的平整度有关;其二为鸡粪落在清粪带上的落点具有不确定性,当清粪带左右两侧的鸡粪量悬殊较大时,清粪带便会失去平衡而发生偏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防跑偏清粪带。
本实用新型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形皮带中间部位不会发生扭曲、跑偏问题的防跑偏清粪带。
本实用新型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形皮带不会出现褶皱的防跑偏清粪带。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包括:机架、环形皮带、主动托辊、摩擦托辊、从动托辊;所述主动托辊、摩擦托辊、从动托辊三者相互平行地设置于机架上,其中主动托辊、从动托辊分别轴向固定于机架的前后两端,摩擦托辊于主动托辊的后侧轴向固定于机架上,且所述摩擦托辊与主动托辊相互接触并挤压;所述环形皮带绕过摩擦托辊并套接在主动托辊和从动托辊上;
沿所述环形皮带的环形中线设置有V形导轨;主动托辊、从动托辊分别在各自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截面为W形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皮带上的V形导轨分别与主动托辊、从动托辊上的环形凹槽相配合形成导轨副。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还包括多个与主动托辊平行设置的上托板;所述各上托板穿过环形皮带的中间空腔并固定在机架上;在上托板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的上表面设置有W形凹槽;所述环形皮带上的V形导轨与各上托板上的W形凹槽相配合形成导轨副。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其中于所述从动托辊环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凸起。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还包括多个与主动托辊平行设置的下托板;所述各下托板紧贴环形皮带的下表面并固定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在现有清粪带的技术上,分别对主动托辊、被动托辊增加了截面为W形的环形凹槽,对环形皮带增加了V形导轨,通过V形导轨和主动托辊、被动托辊上的环形凹槽的配合,环形皮带轮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得到了限定,从而环形皮带不会发生跑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中设置的上、下托板具有托起环形皮带中间部位的作用,防止环形皮带因过长而造成的中间部位下垂的问题发生。另外上托板上表面设置的W形凹槽也与V形导轨相配合,也就是说环形皮带的中间部位也得到了在其宽度方向上的限位,从而避免了环形皮带中间部位的扭曲和跑偏。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中从动托辊的环形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旋凸起,旋向相反的螺旋凸起将环形皮带在其宽度方向上向两侧拉伸,使得环形皮带在其宽度方向上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从而避免了环形皮带发生褶皱的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的正面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的背面立体图;
图3为图1中P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P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中环形皮带与主动托辊的配合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中环形皮带与上托板的配合关系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中从动托辊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跑偏清粪带,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主动托辊1、从动托辊2。主动托辊1、摩擦托辊3、从动托辊2三者相互平行地设置于机架上,其中主动托辊1、从动托辊2分别轴向固定于机架的前后两端,摩擦托辊3于主动托辊1的后侧轴向固定于机架上,且摩擦托辊3与主动托辊1相互接触并挤压,其目的是向环形皮带6提供转动的动力;环形皮带6绕过摩擦托辊3并套接在主动托辊1和从动托辊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慧文,未经牛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2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