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元式双层幕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3437.3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4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2;E04F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韩国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双层 幕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元式双层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双层通风幕墙是由内外两层幕墙构成的,按照气流组织方式分为内通风双层幕墙与外通风双层幕墙。
外通风双层幕墙外层一般使用单层玻璃或在不需要透明采光的位置采用其他金属材料,内层使用中控玻璃或在不需要透明采光的位置采用其他保温的材料。内、外幕墙之间形成一个通道,空气可以从下部进入通道,从上部出风口排出通道,空气在通道流动,导致热能在通道流动和传递。双层幕墙是既能保温又能隔热的节能幕墙,在建筑节能成为世界性大潮流和大趋势的今天有着广泛应用的前景。
现有的这种幕墙的内、外层一般均采用框架式幕墙,即主龙骨先安装在建筑主体结构上,再安装次龙骨,主、次龙骨组成框格,面板材料再固定在主、次龙骨组成的框架上,然后现场进行密封胶接缝处理。这就导致大量安装工序需要现场进行,因而要求现场操作工作量大,密封胶施工要求严格、打胶控制点多,工序多,对安装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现场安装周期较长。再加上双层幕墙由内、外两层幕墙组成,现场的工作量更多、要求更高、工期更长,从而限制这种高端只能幕墙体系的使用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单元式双层幕墙系统,能够实现单元式安装,从而减少现场操作工序,降低施工难度,有效提高安装效率,造价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元式双层幕墙系统,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幕墙单元,所述幕墙单元包括副框组框,所述副框组框的正面连接有外层玻璃,所述副框组框的背面连接有内层玻璃,所述副框组框的侧面连接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开设置有卡槽;墙体连接有开口朝外的钢槽,所述钢槽连接有挂杆,安装时,所述幕墙单元通过所述卡槽挂在所述挂杆上,相邻的所述幕墙单元之间通过所述副框组框的侧面实现相互支撑。
其中,所述副框组框的正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风通道、中部空腔、以及与外界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外层玻璃连接在所述中部空腔的正面开口处,所述进风通道、所述中部空腔、以及所述出风通道在所述副框组框的内部相连通,以形成气流通道。
其中,所述副框组框包括支撑钢板组框,所述支撑钢板组框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五支撑钢板与位于右侧的第六支撑钢板,所述第五支撑钢板与所述第六支撑钢板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钢板、第二支撑钢板、第三支撑钢板及第四支撑钢板,所述第一支撑钢板与所述第二支撑钢板之间形成所述出风通道,所述第三支撑钢板与所述第四支撑钢板之间形成所述进风通道,所述第二支撑钢板与第三支撑钢板之间形成所述中部空腔,所述第二支撑钢板、第三支撑钢板的背面均与所述内层玻璃之间设置有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钢板、所述第二支撑钢板、所述第三支撑钢板、所述第四支撑钢板、所述第五支撑钢板及所述第六支撑钢板的外侧均套设有铝型材,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铝型材通过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钢板与所述第四支撑钢板的外侧套设有通过螺栓连接的第二铝型材,所述第二支撑钢板与所述第三支撑钢板的外侧套设有通过螺栓连接的第一铝型材,所述第五支撑钢板与所述第六支撑钢板的外侧套设有通过螺栓连接的第三铝型材。
其中,所述出风通道的出口处与所述进风通道的进口处均设置有百叶;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进风通道的内侧均设置有穿孔板。
其中,所述第五支撑钢板的外侧、第六支撑钢板的上部分别连接有错位设置的第一连接钢板、第二连接钢板;所述第五支撑钢板的外侧、第六支撑钢板的下部分别连接有错位设置的第三连接钢板、第四连接钢板。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钢板与第二连接钢板的侧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有竖直设置且可上下运动以调节高度的调节螺钉,安装后,所述调节螺钉的底部与所述挂杆相抵。
其中,所述墙体中预埋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连接有镀锌钢角码,所述钢槽与所述镀锌钢角码连接。
其中,所述外层玻璃为单层结构,所述内层玻璃为双层且中空的LOW-E玻璃;所述内层玻璃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防火岩棉;相邻的两个所述幕墙单元之间通过硅酮密封胶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3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卷移送机的全自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单元式外挑玻璃肋挂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