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及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3616.7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9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彭礼;张楚风;杨雨薇;艾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泰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0 | 分类号: | E04B7/00;E04B7/10;E04B5/43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黄佳丽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桁架 结构 单元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中板桁架结构系统,是一种可用于建筑楼板或屋面板的复合型板桁架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的网架屋面系统一般是需要先搭设网架结构,然后再在网架结构上设置支托,然后在支托上架设檩条才能连接玻璃等建筑面层材料,从而使得网架上层较为繁复,增加了整个结构的高度与层次,严重影响建筑效果。另外,现有的楼板和屋面板(现浇混凝土板除外)均为单向受力板,一般均不能形成大跨度双向受力的模式。
专利号201320172339.0的《网架结构》公开了一种不需要设置支托和檩条的网架结构,虽然减少了一定的高度和重量,但是系统高度仍然较大。出于对建筑美学和建筑造型的追求,目前国内外的建筑师一直在寻找一种厚度更小、自重更轻、跨度更大、挠度更小的楼面系统或屋面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板桁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第一连接板11、若干个半球形的第一螺栓球12和若干个腹杆50;其中,第一螺栓球12具有与第一连接板贴合的贴合面,贴合面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1上;腹杆50与第一螺栓球12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连接板11为弧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第二连接板21和若干个半球形的第二螺栓球22;其中,第二螺栓球22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贴合的第二贴合面,第二贴合面固定在第二连接板21上;腹杆50与第二螺栓球22连接;第一连接板11和(或)第二连接板21上具有安装孔1。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若干个拼接板31和若干个四分之一球形的第三螺栓球33;其中,拼接板31与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21固定连接;第三螺栓球33的垂直的两个面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板11、拼接板31连接,第三螺栓球33的垂直的两个面还可以分别与第二连接板21、拼接板31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若干个如权利要求4的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拼接板31焊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若干个弦杆60和若干个螺栓球70;其中,腹杆50还与螺栓球70连接;螺栓球70还与弦杆60连接。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因为采用了受力合理的桁架式腹杆加连接板的设计思路,腹杆一方面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只受压 力或拉力,受力和传力明确,另一方面可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从而减小结构的挠度。另外由于其上下受力构件为钢板,这样无需装饰面,相对于网架结构而言无需檩条支托及板等围护结构,从而厚度变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可以做的很薄,最薄可以做到200mm,大大提高建筑的美观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型板桁架结构由若干个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组成,这些单元可以通过工厂预制完成,施工现场只要将各个单元进行拼接完成即可,施工方便高效,符合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理念,更适用于工程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可以应用于多种承重结构,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复合型板桁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复合型板桁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变形例一的圆弧形复合型板桁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复合型板桁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实施例一复合型板桁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复合型板桁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包括若干个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100。复合型板桁架结构单元之间采用焊接和螺栓60固定连接在一起,当然,也可以只采取焊接或者只采取螺栓连接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泰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泰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3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