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青蟹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3696.6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明;韦明利;姚久祥;陈晓汉;李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2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养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青蟹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青蟹养殖模式主要有小面积池塘精养,大面积粗养和围栏流水养殖。在生产方式上,有精养青蟹、有虾蟹混养、鱼虾蟹混养。青蟹有占地盘的习性,它们会为争夺地盘而打斗,在性成熟后雄蟹为争夺配偶而打斗,因此在池塘养殖的成活率较低,一般在25~35%之间。青蟹在池塘中饲养时间过长,当其达性成熟后,其体形体质变化,如雄蟹性成熟后经过多次交配,原来较为肥满的体形变得消瘦而失去商品价值;同样雌餐交配后,受精卵发育成熟后排出体外,粘附在腹部附肢上,成为抱卵蟹(挂花蟹)而失去膏蟹的商品价值。因此,抓住时机轮捕轮养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但在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下,轮捕轮放,捕大留小不容易操作。工厂化笼式养殖模式可以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工厂化车间养殖,可以提高养殖密度,工厂化养殖车间的温度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可以实行全年养殖而不受季节天气变化的影响;工厂化车间养殖的养殖用水量较小,更符合节能减排清洁养殖的理念,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控更加容易实施;实行青蟹工厂化笼式养殖模式,可以提高青蟹养殖成活率。然而,实行青蟹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关键设备是笼式青蟹养殖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来源广泛、价格便宜、轻便更容易进行清洗、喂料等操作青蟹工厂化养殖笼及供气均匀、充足,可形成循环水流的青蟹工厂化生产的一种箱式青蟹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箱式青蟹养殖装置,包括池体、供气装置、青蟹养殖箱,所述供气装置设置于池体内部周边,所述青蟹养殖箱置于池内,所述的青蟹养殖箱包括箱体、箱盖、箱体气孔、隔板和插板门,所述的箱盖设置在箱体上方,所述的箱体为塑料制成的镂空箱体,箱体气孔设置在箱体的周边和底部,所述的插板门为插嵌式,设在箱体侧面的中下部,往上提为开门,下插为关门,所述的隔板竖立于箱体内中部,将箱体分为两个相等的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供气装置包括输气管、纳米管和供气泵,所述的输气管设置在池壁四周,所述的纳米管设在池底安置两排青蟹养殖箱之间。
所述的供气装置设有一套以上,所述的输气管分布在池壁四周,设置两层以上,所述的输气管上设置输气管气孔。
所述的输气管气孔的气孔间距为20cm ,输气管气孔斜向池底中间,与池壁形成的夹角为30°~45°。
所述的青蟹养殖箱放入养殖池水中时,最高一层的青蟹养殖箱的顶部低于养殖池水面25厘米以上。
所述的青蟹养殖箱每2~7个叠在一起,捆绑起来形成一组,每组青蟹养殖箱的顶部备有提拉绳。
所述的箱体的上边沿向外设置箱体口凸边,所述的箱盖上设置箱盖凸边和箱盖扣边,所述的箱体口凸边与所述的箱盖上的相应的箱盖扣边合起来构成青蟹养殖箱,或者在箱体的上部设置箱体凸扣,在箱盖与箱体凸扣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箱盖扣。
所述的青蟹养殖箱的长为60~100cm,宽为20~50cm,高为15~35cm。
所述的青蟹养殖箱的长为80cm,宽为30cm,高为30cm。
所述的池体长的为2~4m,宽为1~2m,高为1~2m,池体的底部设置排污阀和/或抽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提高青蟹单位面积的养殖密度和养殖成活率;养殖用水量较小,更符合节能减排清洁养殖的理念;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控等措施更加容易实施,提高养殖成功率;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对成熟的青蟹进行轮捕轮放,捕大留小,选择时机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青蟹养殖箱的A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青蟹养殖箱的B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式青蟹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
1-箱体,2-箱盖,3-箱盖凸边,4-箱盖扣边,5-箱体气孔,6-箱体口凸边,7-插板门,8-箱体凸扣,9-箱盖扣,10-隔板,11-池体,12-青蟹养殖箱,13-供气泵,14-纳米管,15-输气管,16-输气管气孔,17-提拉绳,18-排污阀,19-抽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3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蛙四季生长繁殖的仿生态养殖池
- 下一篇:无动力保温或保冷垫